本报讯(记者 张汉杰 通讯员 张昆仑)孤苦伶仃的孙某正在为学费犯愁,年过六旬的刘某膝下无儿无女。9月24日,一纸公证书让素不相识的两人成了相互帮助、相互依靠的亲人。
家住禹州市顺店镇的孙某是一个不幸女孩儿,父亲5年前因患重病医治无效去世,后母亲远嫁他乡,无依无靠的她只能靠政府救济、邻居和亲戚的资助维持生计。面对家庭的变故,孙某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刻苦地学习。今年高考,孙某以优异的成绩被某省科技大学录取。然而,孙某却因学费犯愁起来。
刘某年过六旬,膝下无儿无女,靠打工为生。9月中旬的一天,刘某得知孙某的遭遇后表示,愿意资助孙某上大学。孙某被刘某的善举感动了,表示愿意认刘某为父亲,并承担起将来赡养刘某的责任。
为了兑现承诺,孙某和刘某还共同起草了一份协议。9月23日,双方一起来到禹州市公证处进行公证。该公证处副主任许金水审查了相关材料后表示,可以为其办理协议公证。因当天孙某并没有开具相关的证明材料,次日又逢周末,下周一便是孙某入学的日子,为了让双方尽快拿到公证书,许金水当即表示,为他们开启公证服务“绿色通道”,加班办理。
9月24日,许金水带领公证助理张宁一起放弃休息时间,为孙某和刘某顺利办理了协议书公证,并减免了他们的公证费用,拿到公证书的刘某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孙某的眼里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