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走好合作共赢之路 推动商务事业发展

——访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璐

■本报记者 王金伟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举措,加快开放平台载体建设,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日前,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璐接受采访时说。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6年以来,许昌“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快,对外贸易稳步增长,贸易伙伴遍布六大洲,产品出口到130个国家和地区。对德(欧)合作持续深化,150多家许昌企业赴德国对接交流,德国60余家企业70余次莅许考察对接,促成了欧绿保、百菲萨等知名企业投资落地,全省唯一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花落许昌。

开放平台强支撑。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吸引入驻企业166家,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超过10亿元,业务规模在全省5个保税物流中心居第2位,在全国85个保税物流中心居第23位。积极推动全市出口产品搭乘中欧班列(中豫号)“走出去”,推进许昌高水平开放以更大步伐、向更高层次全面展开。

项目招引新成效。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裕同科技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项目预计2025年全部达产,将建设成为具有先进制造属性的高端包装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今年1至7月共组织招商小分队79批次,洽谈项目152个,引进省外资金343.1亿元。

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强市。这对商务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商务系统重任在肩,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为许昌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贡献商务智慧。

——优化开放平台载体。加快推动在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培育新的进口增长点。加快申建河南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

——不断提升招商实效。与时俱进创新开放招商方式,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招商新模式、新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向高端化提升。

——持续深化对德合作。对标先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加强与德国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加快中德(许昌)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德合作城市典范。

——培育壮大外贸规模。鼓励企业开拓“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拉美市场,持续扩大新兴市场份额。举办第四届发制品跨境电商大会,鼓励企业利用线上展贸平台拓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在政策制定、产业引导、平台搭建等方面持续用力,唱响开放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坚定走好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迎接开放发展的更加美好的未来。”郑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