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消防事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9月29日上午,在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二级消防长娄彦奇表情坚定地说。1999年,老家在河南开封的娄彦奇来到许昌成为一名消防员。23年一晃而过,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许昌的消防事业,先后参与灭火救援50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近千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我经历了许昌消防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许昌消防事业实现‘换羽新生’。”娄彦奇满满回忆的背后,是许昌消防事业的变迁发展史。
发展新速度,消防力量不断壮大
“1999年我刚入队的时候,许昌市区只有两个队站,分别是五一路队站和文峰路队站。2012年,市区有9个队站。目前,我们已经有24个队站,还有8个队站正在建设。” 娄彦奇感叹道,“十年来,许昌消防力量不断壮大。”
“消防队站增加了,消防队伍也壮大了!”娄彦奇介绍,“许昌中心城区的消防员由原来的6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500人。”
十年来,紧紧围绕消防队站建设全覆盖的要求,许昌消防力量快速发展,有效夯实了社会消防安全基础,消防队站距离中心城区过远的“空心化”现象正在逐步消除,布局更加趋于合理。
装备再升级,实战能力极大提升
“我刚入队的时候,每个队站只配了四五辆消防车,跟现在没法儿比!我记得那时候,队里添了一辆新车,老班长视车如命,把车当成全队的宝贝。”谈起以前的装备,娄彦奇十分感慨。
十年来,许昌消防的装备发生了巨变,消防车数量由2012年的65辆增长到当前的128辆,不仅实现了数量增长,而且质量也有所提升。许昌消防的车辆由原来种类单一的国产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抢险救援车等常规消防车辆,升级到现在的全进口超高层供水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及20m到70m系列登高平台消防车、动中通信指挥车等高精尖保障类车辆。
“尤其是刚配备的远程供水系统,十分先进实用!”娄彦奇指着停在车库里的5辆消防车介绍,“这套系统由1辆泵浦车、1辆增压保障车和3辆水带敷设车组成,可以在6公里以内同时供6台举高喷射车连续出水作战。”
单兵定位装置、呼救器后场接收装置、智能空气呼吸器装置及无人机、水下救生机器人……近年来,一大批高精尖消防装备配备至基层消防队站。这些装备的配备,从技术上确保了消防队伍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极大提升了消防队伍的实战能力。
不负嘱托,赴汤蹈火担当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必须竭尽所能地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娄彦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只要有命令,无论寒冬酷暑,娄彦奇和队友就会放下一切,奔赴火灾现场、救援一线。
娄彦奇说:“许昌消防年接警出动数量从2012年的1057次增长到2021年的5365次,增长了5倍多;从原来的以灭火救援为主的单一火灾扑救到现在的社会救助、水上救援、应急救援,实现了职能任务转变。”
改制不改初心,换装不换使命。改革转隶以来,娄彦奇选择继续坚守消防事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誓言,在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建设的新征程中争当先锋,以昂扬的斗志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娄彦奇说,他热爱消防事业,甘愿为之奉献,党和人民的需要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