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许昌至今已连续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实现‘三连冠’。对于许昌来说,经过持续多年的文明创建工作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信心、有底气,也有责任、有能力更进一步、再攀新高,让全国文明高地的底色更足、品牌更响。”10月11日,谈及许昌当前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时,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开宗明义。
作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王建国认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文明创建的目的,也是路径指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过程,就是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品质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许昌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就要在三个维度上主动作为,以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全面的要求、更能经受检验的测评去摘下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上的明珠”。
拓展创建的深度。文明城市创建涵盖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多维度激发城市活力、全方位形塑城市形象的过程。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升级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有了更多的内容、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这就要求许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要更加强调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化创新和科技的力量,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彰显城市的温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的典范,也一定是人与城良性互动、人与城和谐共生的典范。因此,必须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更满意”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身边小事,彰显城市温度,建设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幸福之城,让广大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的最大受益者。
培育文化的厚度。城市的核心是人,没有文明市民,就不会有文明城市。要把培育人、塑造人作为根本任务,“软硬兼施”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加快构建并完善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创城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中,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为市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没有终点,文明城市建设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王建国最后表示,“文明典范”,是对一座城市至高的礼赞。许昌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以及更具示范性、引领性的维度上推动城市文明进步,不仅是许昌人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实践,而且必将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许昌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