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教坛老兵”见证许昌教育新发展

(上接第一版) 象征着祖国的花朵在茁壮成长;“果园”是让校园里面瓜果飘香,象征学校教育的成果硕果累累;“家园”则是让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学习。

“建校以来,学校在校园规划方面更是煞费苦心,不仅要风景美环境好,还要有文化、有内涵、有韵味、有诗情、有画意。”白中兴说,对标国家的教育方针,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分别建立了“立德园”“益智园”“强体园”“尚美园”“崇劳园”,又结合许昌特色文化建立了三国文化长廊、七贤居、七子园,让学生在校园内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建的每一处园子,都要具有‘五能’的效果——让孩子能进去、能坐下、能观赏、能增知、能教化。”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这14年来,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校已经稳定地发展到30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150多名教工,学生人数是创建之初的10倍。”白中兴欣慰地说,“自建校以来,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许昌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前年学校还被评为‘2020河南最美校园’,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每到新学年开始,初来乍到的一年级孩子们都不免会想家,有时还会哭鼻子。”白中兴说,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教职工在生活上会对孩子们悉心照顾、无微不至。“生活老师专门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食堂里每天都有可口的饭菜,男女浴室定时向学生开放,学校就像家一样温馨……”

在学习上,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重视培养学生好问勤问、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同时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了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计算机类等多种社团活动,用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在学习生活之余,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公益性劳动和生产劳动进行教育。“在自我服务性劳动方面,我们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床铺自己整理、碗筷自己洗刷,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多参与家务劳动。在公益性劳动方面,组织学生到街上卖报纸、把挣到的钱捐给灾区,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看望老人。在生产劳动方面,在我们学校开设的崇劳园里,让孩子不出校门就能认识农作物,还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收红薯、毛豆、大萝卜等。”白中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