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健身器材的螺丝松了,有安全隐患,我马上报给社区。”11月15日,在魏都区许烟社区帝豪花园小区,小区党支部书记秦凤莲边走边拍。哪里有安全隐患、哪些居民有服务需求,她都会马上记下,再与社区、物业沟通解决。
在魏都区各小区庭院,越来越多的“秦凤莲”奔走其间,把实事做到居民心里,点亮千万居民的幸福美好生活。自2021年以来,魏都区按照“建体系、抓阵地、重运行、勇创新、见实效”的总要求,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红色治理”模式,真正将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米”。
据了解,魏都区老旧小区和无主管庭院多、老年人多、人口流动大,为实现精准服务,该区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 “骨架”,坚持力量下沉,把“党支部建在小区网格上、党小组设在庭院里”,搭建起了以小区网格党支部为“核心”,以业委会(物管会)和物业企业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治理架构。目前,该区已建立小区党支部270个,组建业委会(物管会)138个,引进物业企业89个,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同时,魏都区充分发挥小区网格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748个无主管庭院组建了以庭院长、楼栋长、单元长为主体的“5+3”自治体系。“5+3”自治人员均由庭院居民推选出来,熟悉庭院事务、参与热情高,进一步延伸了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了无主管庭院的有力有效管理。此外,为进一步充实庭院服务力量,该区对“联乡帮村”力量进行优化,创新实施“联院帮户”行动,区直机关1700余人对口帮扶全区748个无主管庭院,助力庭院日常管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也明确要求,加强基层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又要通过议事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出居民自治作用。
为真正把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魏都区将每周二定为议事日,组织小区网格“一核两翼”成员、业主代表、热心群众等,对小区大事小情共商共议;每月召开“红色治理”联席会议,由辖区单位和小区网格“一核两翼”参加,围绕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通过签约共建、双向认领,解决居民烦心事。截至目前,周二议事日有效化解邻里纠纷、垃圾乱扔、物业服务不到位等小矛盾2895起,“红色治理”联席会议共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飞线充电等6大类1200余个群众的烦心事,在凝聚民智民力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魏都区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魏都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化“红色治理”、创建“五星”支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以实际行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魏都区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