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落实落细“五项机制” 筑牢平安边界安全防线

本报讯(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李军丽)平安边界是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市落实落细“五项机制”,持续提升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切实维护边界地区长治久安。

建立考核机制。各县(市、区)把行政区域界线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市平安办、市民政局对各县(市、区)进行年初部署、年中督查、年终考评。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及时足额拨付界线联检和界桩管护经费,并完善队伍配置,保障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报告机制。我市持续完善市、县、乡三级行政区域界线纠纷隐患和界桩管理报告制度,及时排查边界矛盾纠纷隐患;按照“六巡”工作模式抓落实,确保行政区域界线领域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建立联动机制。市、县民政部门与政法部门协同配合,横向建立健全行政区域界线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完善联合预防、联合调处、应急处理等机制;纵向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做好行政区域界线领域风险防控。同时,积极签订平安边界协议,全市5条市级线及8条县级线毗邻双方市、县、乡、村四级均签订了睦邻友好公约。

建立应急机制。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制定了边界矛盾纠纷排查会商处置应急预案,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启动界线争议纠纷的处理;针对涉及边界地区违法犯罪活动和资源资产、民族事务等纠纷,组成联合工作组,及时处理,并上报处理结果。

建立联检机制。开展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检查,有效维护边界清晰稳定。市、县民政部门编制了《行政区域界线及界桩示意图》《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网络图》,签订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责任书”,实现对界线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切实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保障边界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