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2023许昌两会专页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2023年重点工作篇(下)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4

●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创新

加快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完善“1+1+9+N”政策体系,开展质效提升、科技赋能、开放提质、协同共建、增收富民、提标扩面、文化沁润、绿色低碳、四治融合等“九大行动”。统筹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5+1”试点改革任务。

●全面融入郑州都市圈

加快郑许深度融合发展,强化交通联通、产业贯通、创新融通、要素畅通,推动郑(港)汴许联动发展,推动绕城、郑南等5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抓好许港产业带建设,打造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集聚区。

●优化城乡发展空间布局

完善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重点村规划编制,加强空间发展系统衔接和统筹协调,形成多规合一、区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中心城区北进东拓、与长葛市联动发展,加快“双创”宜居示范区、许东新城等重大片区开发建设。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忠武路区域开发等103个百城建设提质新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47亿元。突出抓好冬季清洁取暖和中心城区“汽改水”工程,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通“断头路”、改造“积水点”、增加“停车位”。稳步推进“三区一村”改造,实施26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1646套。加强“里子工程”建设,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开展城市管理提效行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好县域放权赋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促进县域发展要素高效配置。推动禹州市、长葛市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争先进位,提高襄城县、鄢陵县县域发展能级。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支持禹州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6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674万亩以上。发展壮大特优产业,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整村推进农村户厕改造2.6万户,打造果树进村示范村40个,创建一批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示范乡镇。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5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教育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抓好价格、电力等领域改革。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合作,力争在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头部企业招引上实现新突破。做强开放平台,新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1家、示范园区3家。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力争新设立海外仓2个。大力推进对德(欧)合作,推动中德(许昌)产业园建成国际合作产业园。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突出抓好“信用许昌”建设,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受益。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6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引导100家以上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推动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

深入推进“森林许昌”建设,完成2.76万亩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实施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行动,加快禹州市颍河、鄢陵县鹤鸣湖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新创建绿色矿山4—5个。统筹推进“五水综改”,扎实开展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创建,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低碳循环发展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压减中心城区煤电供热比例。加快欧绿保二期项目建设,支持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工厂、园区和供应链。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实施魏都区国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等项目,建成200个“无废细胞”,力争我市纳入全国“十四五”无废城市融资试点。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7

●坚持稳就业保就业

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工作,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在90%以上。高标准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9万人。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及务工农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扩面。有序推进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逐步实现城镇养老服务设施“九个统一”。

●加快建设健康许昌

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高水平建设市级公立“四所医院”、县级公立“三所医院”,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持续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30所,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校一案”完成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提升工作。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组建中高职教育集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加快中原科技学院、河南农大许昌校区二期等后续工程建设。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研究出台促进我市文旅市场复苏的政策举措。擦亮文旅品牌,把“行走许昌·读懂三国”“千年等垕·为钧而来”“长寿之乡·花都鄢陵”品牌做成精品、打出声势。开展“民宿走县进村”行动,新增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乡(镇)1个、旅游特色村5个。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8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全面落实“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一楼一策”推动问题楼盘化解。深入落实存量金融风险三年出清任务,开展非法集资陈案化解攻坚,持续优化金融生态。

●抓实抓牢安全生产

深化消防、危化、矿山、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密切关注极端天气、洪涝干旱、火灾、地质等灾害,强化应急救援保障,构筑全流程、多层次、广覆盖的安全防护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完善社会治理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单位(村、社区)创建,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许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加强统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援疆等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党的领导不动摇

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个方面,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人民至上不懈怠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依法行政不放松

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政府立法和决策机制,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透明政府。

提升能力作风不停歇

大力倡树“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强化拼抢意识,担当务实重干,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加强廉政建设不止步

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更多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文字整理 王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