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先后开展了10余次座谈交流活动,让人大代表与民营企业家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心声,收集企业办事堵点,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代表行动
畅通民意见实效
“我将以成立代表个人工作室为契机,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专长,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注重研究分析,找准代表发挥作用的方向和目标,助力党委、政府解决实际问题,更好推动发展。”2022年12月5日,在魏都区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揭牌仪式上,魏都区人大代表、五一路街道樊沟社区党支部书记安国明如是说。
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的成立,正是魏都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践行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据了解,魏都区人大常委会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树安国明等6名魏都区优秀人大代表,开创性地成立了6个以代表名字命名的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旨在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激发人大代表活力,畅通代表为民服务的联系渠道,使代表个人工作室成为宣传营商环境政策的“桥头堡”、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助推器”。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帮助政府职能部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2022年,魏都区人大常委会还专门在魏都市民之家设立“人大代表接待岗”,组织人大代表在魏都市民之家轮流坐岗值班,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画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并同步开展“我陪群众办业务”活动,监督窗口部门业务办理,提升魏都市民之家政务服务水平,直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监督
增强发展软实力
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魏都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任务,用监督“硬手段”,增强发展“软实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把脉开方”,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在“优化营商环境,魏都人大在行动”主题活动中,魏都区人大常委会向企业发放《魏都区优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查找出32项问题转交至相关部门整改提升;组织人大代表对营商环境指标不足的政府部门开展调查和座谈活动12次,提出意见、建议27条,推动相关部门对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自查自纠、立行立改。
同时,魏都区人大常委会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用好“法治化”武器,积极推动魏都区人民法院制订《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执行合同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办理破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推动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推动政府出台《魏都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2版)》,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明确了目标、提供了路径。在2022年10月份的全市县域营商环境排名中,魏都区排名上升至第3名,成功打好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翻身仗”,魏都区人大系统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做法,也先后得到了市委、市人大、魏都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营商环境提升对推进‘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区’、加快建设现代化魏都至关重要。”魏都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申健民表示,“下一步,魏都区人大常委会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努力贡献‘金点子’、发出‘好声音’,为全市、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