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位于禹州市西区的禹州市立医院项目建筑工地上,冬日的严寒丝毫没有挡住工人加快建设进度的热情。
“禹州市立医院属于河南省重点项目,是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满足城乡居民就医需求而建设的一座大型综合医院,总投资约7.1亿元,一期工程设床位600张。”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宋金辉告诉记者,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提供的及时有效的用地保障服务,为推动项目落地、合法建设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禹州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土地要素保障这个“牛鼻子”,精准研判、全程服务,累计获得上级批准征收土地2638.893亩,依法保障了禹州市立医院等一大批民生公益项目的用地需求,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该市从落实空间规划保障入手,坚持“把控底线、强化统筹、有保有压”原则,调整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布局,把相关部门谋划的交通、水利等重点民生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留足空间。在此基础上,该市精心谋划和编制涉及面积5.08平方千米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保障符合土地征收条件的省、市重点项目及时上报获批;不断优化土地供应政策,调整土地出让金缴纳方式,供应土地最低按起始价的20%确定竞买保证金,成交后一个月内缴足成交价的50%,剩余出让金可在1年内分期缴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同时,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将出让年限由50年调整为10至20年,把所有控制指标、办证环节前置,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
提起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许昌金淮海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贾晓东连声称赞:“以前,企业竞得土地后,需要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至少得半年才能开工;现在,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大大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缩短了建设工期,让我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不仅如此,禹州市还不断加大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截至目前,禹州市先后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509.51亩、处置低效闲置土地590.0805亩,有效推动相关纾困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