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我市新增五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我市企业印章进入电子化应用时代

本报讯(记者 武芳 通讯员 赵灿营)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公布了河南省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我市新增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别是禹州市朱阁镇北张楼村、禹州市鸠山镇闵庄村、长葛市佛耳湖镇岗李村、鄢陵县张桥镇裴庄村、襄城县湛北乡北姚社区。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乡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9个。其中,长葛市佛耳湖镇尚庄村和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连续两年为农业农村部公布并重点推介的亿元村。2022年,我市还推荐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已通过公示,待农业农村部发文公布。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是国家或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主导产业优势特色鲜明、质量效益显著、联农带农紧密,基本实现产村、产镇融合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行政村和行政镇。其主要产品是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文化(如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和新业态(如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的一个具体品类。

为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市农业农村局按照《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规定,组织进行了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经村镇申报、县级审核推荐、市级审核上报、省厅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我市新申报的5个村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公布。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依据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环境优势和产业特点,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着重培育蜂产品、红薯“三粉”、特色果蔬、豆制品、特色手工等乡村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加强“一村一品”村镇建设,指导发展较好的村镇申报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一村一品”发展对区域主导产业培植、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本报讯(记者 徐鼎烨 通讯员 随小涛 ) “现在通过电子印章即可登录政务服务网及税务、社保等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办理线上业务,并在相关电子材料一键加盖电子印章,不用再带着实体印章和材料来回跑了,方便又实用!”1月10日上午,许昌市民之家企业开办专区服务人员正在通过电话指导企业使用电子印章办理线上业务。

1月10日,记者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政数局)获悉,自即日起,在许昌市民之家企业开办专区新注册的企业可以在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同时免费领取电子印章。这标志着我市实现了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枚企业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网及税务、社保、公积金等政务服务领域多场景应用。

“我市发放的企业电子印章可实现‘一章多用、授权签章、一键签章、多人同签’,‘一章多用’即一枚电子印章可在多个不同的政务服务系统中使用,相比以前一枚电子印章只能登录一个系统,大大节省企业的使用成本。”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的企业电子印章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使用同一枚企业电子印章即可登录“河南省政务服务网”及税务、社保、公积金等网上政务服务办理平台在线办理相关业务。同时,电子印章还可用于签发各类电子文件,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件和纸质材料具有同等效力,可实现全流程网办。此外,通过我市建设的“许昌市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印章可实现“授权签章、一键签章、多人同签”,即一键授权多人使用,企业法定代表人具有最高权限,也可授权单位证照管理员使用电子印章在该交易平台进行相关操作,而且一名证照管理员可以授权多名证照使用人,显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据了解,实现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领域多场景应用,是市政数局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扩大“四电”(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应用和互通互认工作的具体举措,将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效能提供强大助力。

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平台与全市各政务系统的延伸和对接,实现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领域跨行业、跨区域、跨层级应用,推动我市“四电”应用和互通互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