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大地回暖,又到了挖荠菜的时节。远方传来牧童的柳笛声,村旁的小河边、远处的山岗上,处处可见人们挖荠菜的身影。他们三五成群,在田边、溪旁忙碌……直到傍晚时分,他们才迈着悠闲的脚步回家,手里拎着盛满荠菜的竹篮,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第二天,他们的饭碗里无不散发着荠菜的芳香。
这是我童年时的记忆。
每逢春季,一场春雨过后,各种野菜悄悄从地下钻出来,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散发着野菜的芳香,这时小伙伴们就会不失时机地走出家门,一边踏着软绵绵的泥土在田间追逐嬉戏,一边寻找着刚刚从泥土里拱出来的荠菜。初春时的荠菜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有时候找了半天看不到荠菜的踪影,但凡发现有荠菜生长的地方,就会是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这时小伙伴们就会蜂拥而上,个个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弯下腰用铲刀铲断菜根,抖抖土放进篮子里。有的荠菜潜伏在麦苗下面,稍不留神就会把根茎叶铲碎,又肥又大的菜叶散落在地上,令人惋惜。听大人们说,凡叶片紧贴在地面上的荠菜味道鲜美,品质更加优良,大家总是争先恐后、优中选优,从大到小、从多到少、从优到劣,用不了半天工夫,就装满了袋子。当我们挖得正酣,忽听大人站在村头呼唤着自己的名字,我们才依依不舍地收工回家。回到家里,妈妈总是把挖来的荠菜经过剪根、清洗,再用刀切碎,用来包饺子、煎煎饼、蒸包子等。我最爱吃荠菜煎饼,煎饼煎熟了,整个院子里飘着浓浓的香味,拿一块咬上一口,外焦里嫩、清香满口。再看看全家人尽情地享用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我小时候经常听奶奶为我讲起爷爷与荠菜的故事。爷爷一生勤劳持家,平时不辞辛苦奔波劳碌。为了让家人填饱肚子,每到春季,他总是利用在地里劳作时的空余时间挖荠菜,人们收工后都回到家中端起了饭碗,爷爷才匆匆忙忙提着大捆荠菜从地里回到家中,有时还会把多余的荠菜晾晒成干菜储存起来,待生活最艰苦的时候用来充饥。有一年大旱,爷爷就是用平时储存下来的干野菜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父亲出生那年,爷爷因病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拉着奶奶的手说:“我死后把我葬在咱家门前的山岗上,让我看着全家人天天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翌年春,在爷爷的坟前竟然长出了大片大片的荠菜。奶奶说这是爷爷播下的种子,是为了抵御灾荒,为全家人种下的“保命草”,他希望我们平平安安,衣食无忧。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科学饮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以前只有农村人才吃的各种野菜逐步走上了城里人的餐桌,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据有关资料介绍,荠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等功效,经常食用有益人体健康,是难得的天然食材。到了春季,当你走进城里的酒店,便可闻到荠菜的芳香,上汤荠菜、清炒荠菜、荠菜馄饨等应有尽有,凡来就餐的人们大多会点一份新鲜的农家荠菜一饱口福。
久别了乡村,渐渐淡忘了童年的往事,唯有挖荠菜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多少年来,每当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当年挖荠菜的往事就会不时在脑海里闪现。漫步在小河边,懒洋洋的阳光静静洒在河面上,看到岸边吐绿的柳枝,再也按捺不住对荠菜的思念,当即就与朋友约定第二天去挖荠菜。
相约来到田间,温暖的太阳冉冉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顿时让我倍感亲切。拿出已备好的铲子,寻找青翠欲滴的荠菜,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似乎又闻到了妈妈做的荠菜煎饼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