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李东昊 牛丹)“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立案、保全、调解、开庭、送达法律文书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开庭都可以实现语音转换文字,不需要书记员记录,让人耳目一新。”2月22日,参观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成果后,省人大代表宋磊说。
当日,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加强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监督与支持,不断提高司法为民工作能力,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12人到法院参观交流。在法官的带领下,代表、委员们实地参观诉讼服务大厅、数字化扫描中心、在线调解工作室、集中送达扫描中心、智能审判庭和党建活动基地,对新时代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有了深刻了解。
近年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创新推出便民利民举措,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积极推行“一网通办”工作改革,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的纠纷解决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
推动多元调解资源向一站汇聚,着力提升多元解纷工作效能。该法院全面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应用,致力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司法保障”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格局,成立保险、金融、商会、劳动争议、涉企、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等诉调对接工作站,建立“法院+工会”“法院+律师”“法院+人民调解”等多种形式的诉前调解模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基层治理组织调解等作用,实现由法院“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的彻底转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萌芽。
推动诉讼服务功能向一站集中,着力完善精准响应的诉讼服务中心创新机制。该法院进一步强化智慧法院建设,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功能,竭力推动立案、缴费、查询事项“一次办好”,阅卷、保全、开庭等诉讼服务“一网通办”。在诉讼服务大厅,该法院设置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再审立案、档案查询、诉讼费缴费、律师咨询等14个服务窗口,设置专职导诉员,配备智能终端机器,全力打造大厅、热线、网络、移动端全流程智慧诉讼服务模式,既实现了线上、线下立案同时进行,又为诉讼参与人提供智能问答、人工在线咨询(12368网络咨询)、文书模板拷贝、诉讼风险分析、自动推送相关案例预判诉讼结果、提出调解建议等服务, 便于当事人全面评估诉讼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顺应了时代的变化,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据统计,2022年,该法院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期限19.14天,全省排名第二;网上立案率、网上缴费率、电子卷宗合格率、电子送达率、网上保全率等立案便利度指标均大幅度高出最高人民法院考核标准,全省排名第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主动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指导,立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着力在建机制、提效率、强服务上下功夫,使‘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成为许昌法院亮丽名片,让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张宝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