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雅芳 逯怡静)今年以来,襄城县十里铺镇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各村矛盾调解员排查化解,引导群众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化解,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网格内。
2月18日,襄城县十里铺镇马塚村有村民反映其邻居王某多占自家耕地。得知情况后,马塚村矛盾调解员张绿娜先找到该村民所在村民小组组长,详细了解当时分地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后,张绿娜组织双方当事人,拿上尺子,来到矛盾第一现场,通过实地丈量,发现王某果然多占约20厘米的土地。经调解,张绿娜为两户重新栽好界石,多占的一方归还土地,双方都非常满意。
刘晓伟是十里铺镇的一名调解员。不久前,他在十里铺镇鲁外村也化解了一起邻里纠纷。鲁外村村民鲁某在自家门前空地种菜,并沿着邻居家门口用石头垒了一堵墙。其邻居刘某担心长此以往影响排水,会对房屋形成安全隐患,多次对鲁某提出该问题,但都没有解决。刘晓伟得知此事后,联合十里铺镇管理区,分头给双方讲解法律政策,进行思想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知鲁某宅基地之外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利用空余的土地种菜不应该把菜地种到邻居家门口,并引导其换位思考。刘晓伟又找到与其关系较好的村民,给在外务工的当事人家属做工作。最终,鲁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愿意把墙拆除,与邻居握手言和。
“农村有很多像这样的邻里小事,对群众来说却是非常堵心的事,如果不及时调解,任由事态发展,矛盾升级后甚至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化解矛盾纠纷,一定要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及时化解在群众家中。”刘晓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