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我市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职”为人生更出彩

本报讯(记者 胡晨 通讯员 胡浩)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我市决定即日起至6月底,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这一消息是记者4月10日从市人社局了解到的。

此次活动以“就业服务进校园,成长圆梦在许昌”为主题,以2023届高校毕业生为服务重点,兼顾仍未就业、长期失业或有就业服务需求的往届高校毕业生。

活动期间,我市将重点推出五项措施,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职”为高校毕业生人生更加出彩。

——政策宣讲进校园。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市人社局结合我市实际,梳理制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内容、受理机构、经办流程和联系方式,补充完善了取消大中专毕业生报到证后的就业手续办理等政策,确保工作人员应知应会、高校毕业生普遍了解。

——招聘服务进校园。市、县两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等,满足我市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需求;同时,结合我市高校毕业生专业类别,多层次、多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确保招聘活动取得实效,持续打造并擦亮“职”在河南系列招聘活动品牌。

——就业指导进校园。建立以职业指导师、知名企业HR、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高校教师等为主体的就业指导师资团队,主动对接高校毕业生需求,加强与高校教育教学计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互融互通,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指导测评和就业形势宣讲等活动;及时掌握有见习需求的毕业生信息,开展见习岗位进校园行动,举办见习专场招募、双向选择洽谈等活动,确保有需要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见习机会。

——创业服务进校园。遴选优质创业课程、创业师资进校园,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及时进行创业培训,并将“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创业补贴政策贯穿于创业培训全过程,积极向高校毕业生宣传各项创业政策;加大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力度,主动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落实场地优惠、孵化补贴等政策。

——职业培训进校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创造条件为高校毕业生开设中短期技能培训班,增加新职业、新技能等培训,按规定落实好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组织“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为高校毕业生展绝活、授经验、传心得,引导高校毕业生增强职业精神、实现技能就业。

——困难帮扶进校园。要加强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长期未就业等困难高校毕业生兜底帮扶,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离校毕业生,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可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确保困难毕业生离校前后、求职创业全过程就业指导和服务不断线、不打折。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将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创新思路举措,丰富服务内容,助力高校毕业生成就出彩人生,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