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潮澎湃,升腾万千气象。
一个个重大项目“跑起来”,一个个生产车间“忙起来”,一个个坊间小店“暖起来”,一个个景区景点“火起来”……阳春三月,“花都”许昌处处洋溢着浓浓春意,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田间,广袤田野、各行各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开局之气、开局之力、开局之为。
新年伊始至今,全市上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竞进姿态,纷纷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心无旁骛抓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开启了奋跃而上、加速奔跑的崭新一年,处处涌动着经济全面复苏的滚滚春潮,持续迸发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中原粮仓,麦苗青青,不误农时忙春管;田畴沃野,机声隆隆,“铁甲”驰骋闹春耕——放眼许昌大地,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来早的画卷徐徐展开。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不久,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三农”工作首站选择许昌,充分体现了省委对许昌的关心支持和殷切关怀,寄予了许昌在建设农业强省进程中实现更大作为的殷切期望。
当前,许昌正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为全省蹚路子、闯经验。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农业不能拖后腿,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
“到2025年,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基本建成农业强市……”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举措,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最是一年春光好,加油加力加速度。
面对市场重新洗牌,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重建的新形势,区域发展之争、企业市场之争,可谓“愈演愈烈”“日趋激烈”。
自2022年年底起,许昌安彩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订单量激增,今年春节期间更是人机协作不停歇、紧锣密鼓赶订单。
春节期间同样没有停工的,还有许昌裕丰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日均产量达到50吨,产品订单排到5月份”;还有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全员坚守岗位,争取‘第一时间’把产品送到客户手里”……
春节假期过后,全市各地更是千方百计推动企业、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尽早达产满产,支撑经济发展“满血复活”。
1月29日至31日,市委市政府督查局深入各县(市、区),随机抽查28个项目、25家企业,对复工复产情况进行实地暗访督查,发现重点企业信心足、订单足、干劲足,重点项目陆续复工、掀起施工高潮,展现出“动如脱兔”般的奔跑状态和拼抢精神。
(四)人勤春早开工忙,重大项目“挑大梁”。
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推进,犹如一颗颗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种子,为许昌积蓄新旧动能转换的蓬勃力量,孕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
1月1日,总占地面积约120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的许昌远东汽车传动系智能制造产业园落成仪式举行;
1月28日,我市举行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100多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
2月23日,河南中德(许昌)国际合作产业园区揭牌仪式暨对德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全省首家德国独资工厂——百菲萨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在长葛投产……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在千帆竞发拼经济的浪潮中,许昌各地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坚定不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尤其是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项目在稳增长、促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为实现经济“全年红”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就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全力以赴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许昌更要以超前的战略眼光科学谋划项目,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大力招引项目,争取更多、更优、更好的项目落地,形成项目滚动接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项目从何而来?靠的是招商引资、对外开放。
德国百菲萨集团董事长哈维尔·莫林纳、总裁阿西亚·扎奥南迪亚,德国欧绿保集团董事长史伟浩,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中交(天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峰……近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举行会谈,深入交流洽谈,深化合作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此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主动带队“走出去”,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活动,拜访企业、推介许昌,洽谈项目、深化合作,为许昌高质量发展聚合优质资源、注入强劲动能。
唯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打开世界地图找市场”的许昌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头上时装”等特色产品享誉世界,“许昌速度”有效嫁接“德国质量”,在开放合作中一次次演绎精彩。
新年伊始,由德国阿格亚集团投资、2022年许昌引进的最大先进制造业外资项目——德国阿格亚轻量化车身项目首批到位外资资本金250万欧元,助力我市利用外资工作实现“开门红”。
2月2日,全省首批4个国际合作园区正式认定,我市中德(许昌)国际合作产业园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唯一一家通过认定的以德国(欧洲)为主要合作方向的国际合作产业园,许昌对德(欧)合作工作又取得重要成果。
据海关统计,2023年前2个月,全市实现进出口值3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5%。其中,全市出口2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进口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8%。
(六)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潜力在创新。
新年伊始,科技创新捷报频传,许昌经济点燃创新引擎:
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公布,我市4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我市2022年度有983家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数量居全省前列;
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全省15个“智慧岛”名单,许昌“智慧岛”名列其中,将引领带动全市创新创业创造高质量发展;
2022年中原学者工作站建站单位名单发布,我市4家中原学者工作站入选——至此,我市中原学者工作站增至9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名;
许昌5G创新应用产业园成功入选2022年度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至此,许昌已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许昌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扎实推进“2023创新年”行动,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吸引创新人才,全面优化创新生态,力争今年新增省级创新平台50家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
(七)市场人气旺,新春新气象。
消费早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1月10日,综合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的胖东来天使城店开业,首日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六,胖东来天使城店平均每天有近10万人次的客流量。
热门景点被人潮淹没,景点酒店游客爆满,网红商超、餐厅一桌难求,电影院人气攀升……春节、元宵节,许昌文旅市场加速回暖,久违的“一票难求”“一房难求”“一座难求”现象重现。
据统计,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262.5万人次,同比增长26.1%;旅游综合收入6.0383亿元,同比增长26.85%。其中,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0.72万人次,同比增长513.5%;营业收入4192.1万元,同比增长205.2%。
万千名游客出行的脚步声,是提振消费市场信心的最强音。许昌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采取强有力的促消费措施,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条件,丰富消费场景,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快速回暖。
(八)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民生改善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又连接人民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千家万户。就业稳了,许昌的经济大盘就稳了。
1月11日起,全市人社系统开展为期3个月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服务活动,集中帮扶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劳动者就业创业。此外,全市各地同步密集举办各类招聘会,让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互相成就”。
企业数量之多、岗位需求之大、行业范围之广……一场场求“才”若渴的招聘会,一方面反映出各级各单位全力拼经济的信心、决心,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市企业订单量增长、用工需求旺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实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是接地气、暖民心的惠民工程。
2022年,我市共谋划13件重点民生实事,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由于工作成效突出,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表扬2022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突出单位的通报》中,许昌市政府榜上有名,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
市委常委会听取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谋划情况汇报时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九)参天大树下必有一方沃土。
在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越是涌动着经济复苏的“暖流”、跳动着经济发展的“脉动”,越需要过硬的能力、扎实的作风保驾护航。
选树先进典型、通报典型案例、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积极主动澄清正名……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连续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构建起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1+6”制度体系,给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勇创新服下“定心丸”、增强“安全感”,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全力拼经济,拼的是能力作风,拼的是服务意识,拼的是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项目、资金就向哪里聚集。
近期,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强化政治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心无旁骛抓发展 全力以赴拼经济”工作方案》,聚焦干部作风建设,紧盯优化营商环境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强化监督,提升治理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我市还制定下发了《许昌市优化营商环境“有诉即办”工作实施方案》,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推动投诉快速有效解决,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以更加贴心的真情服务,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奋力在全力拼经济的赛道上跑出高质量、跑出“加速度”——
举行全市电梯行业产销对接会,3家供需企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过6000万元;举行全市“专精特新”专场银企对接会,6家银行与6家企业现场签约,签约金额5000万元;举行涉农领域金融对接会,6个农业经营主体签约,签约金额共计3700万元……
襄城县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周推进会、企业运行周调度会,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运行等工作开展研判;建安区隆重嘉奖重点企业,表彰奖励2022年度项目观摩综合考评先进单位;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下沉“企业秘书”,为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当好复工复产“护航人”;全市税务部门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新春忙生产、奋战“开门红”……
(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面对全国各地竞相提速的态势,面对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作为经济大市的许昌,更要勇担经济挑大梁重任,干出新业绩、闯出新天地、拼出新未来。
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从春天启程,全市上下抖擞精神、铆足干劲,同向奔赴、阔步向前。
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把“起势”转化为“定势”“胜势”,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