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攻关 通讯员 胡跃华 王晓宝
科学统筹发展
经济稳中向好
2022年,鄢陵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00.53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7亿元,增长18.4%,税收收入8.08亿元,增长6%。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县12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7.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7.2%,3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8.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1.3%,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谋划实施“三个一批”项目29个,签约落地率、开工投产率、投产达效率均达100%,在全市保持靠前位次。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整合花木、板材、纺织等六大传统产业,新增“四上”企业67家;整合盘活低效土地1500亩,租赁厂房近30万平方米;加大招商力度,强化与央企、国企合作,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突破200亿元;“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全县涉及民生支出25.5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63.3%,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强化项目建设
推动共富共美
眼下,鄢陵县正开足马力以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为引领,以“项目增效年”行动为支撑,着力构建“421”产业发展体系,做大做优产业“蛋糕”,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鄢陵县发改委主任陈卫民介绍:“鄢陵县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抢抓先机,谋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32个,总投资67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9.8亿元。其中,谋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5个,总投资46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6.2亿元;申报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7个,拟申报债券117.9亿元;谋划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个,拟争取资金5.7亿元。”
厚植生态优势
做强产业集群
鄢陵县花木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古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盛誉,今有“江北花卉数鄢陵”之美誉。
该县依托花木产业优势,培育二级建造师300人至500人,引导50家至100家花木公司转化为园林绿化企业。精心筹办春季苗交会、花博会、二梅文化节等会展活动,搭好花木产业发展平台,力争带动产值突破150亿元,形成“十万花农出中原”之势;依托文旅产业优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新增1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打造陈化店、五彩大地两个旅游示范基地,新建50个至100个民宿示范园。创新举办各类花事旅游活动,力争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以上;依托康养产业优势,加快鹤鸣湖片区、鄢国花语等康养基地建设,实现1000亩至2000亩开发目标,强化与中国康养集团、省事管局康养中心、河南投资集团等实力企业合作,打造“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国家级健康养老示范区;依托板材产业优势,以“一区两园”为载体,强化与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持续引进技术、人才、资源,带动板材企业扩规模、提档次、创品牌,力争新增加规模企业20家,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打造华中地区最大家居板材加工基地;依托灯光影视产业优势,研究制定产业培育政策,引导鄢陵籍影视人才返乡创业、设立协会、注册企业,初步建立灯光影视文化基地,力争2023年灯光影视企业达到50家,实现鄢陵影视产业新突破;依托望田、南坞、陶城等镇传统种植区域,巩固扩大辣椒种植面积,提升辣椒生产品质,引进培育5家至10家辣椒精深加工企业,力争产值突破10亿元。
引进新兴产业
助力多元发展
新兴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导向性。鄢陵县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载体,深入开展“百园增效”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培育以“振德公司”为龙头的医用卫生材料制造基地,加快国家电网集中式储能电站建设,推进许继重卡换电项目及产业发展,推动与省电力合作的绿色低碳园区、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合作的光伏组件项目、与“常州博之旺”合作的汽车电气接插件项目建设,深化姚花春酒厂技改整合,助力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多元化发展。
加大招引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
鄢陵县紧紧扣住招商引资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脉门”,挖掘资源、凝聚力量、聚焦重点,坚持在招商引资上破题发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分析,招引一批“大好高优”项目。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聚焦新基建、康养、能源等重点产业,加强与央企、国企、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精准招商、科学招商、产业链招商,对照产业转移项目清单,梳理一批目标企业名录,加大企业招引入驻力度,力争签约落地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活跃程度的综合体现,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的成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快慢,关系到城市的形象,一定程度上讲,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鄢陵县委、县政府要求各部门以过硬能力作风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扎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陪跑、帮办”模式,持续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间,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促进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坚决查处一批损害营商环境的负面案例,大力褒奖一批亲商爱商、重商崇商的先进典型,以正确的导向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助推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