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2版: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观摩 暨万人助万企活动

真帮实干解难题 精准助企稳增长

——鄢陵县高质高效开展“万人助企”活动

鄢陵县委书记李东岭(右一)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

鄢陵县县长李亚强(左一)到企业督导“万人助企”活动开展情况。

鄢陵县“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座谈会。

国网鄢陵县供电公司员工为“鼎恒纺织”企业职工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鄢陵县发展全域旅游。

本报记者 赵攻关 通讯员 康杰

自“万人助企”活动开展以来,鄢陵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万人助企”活动,组织全县干部“下基层、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在“站位高、标准严、措施实、服务优”上下功夫,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切实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乡村振兴活力,为全县社会经济注入新能量,发展新动力。

鄢陵县“万人助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刚强介绍:“全市动员会后,鄢陵县立即行动,共选派41名县级领导干部、463名科级干部下沉一线,帮扶359家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联系12个镇、帮助397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社区),在工作中,严格落实‘13710’‘三单制’等工作机制,明确解决问题的工作标准和时限。”

在工作开展中,鄢陵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制订并印发《鄢陵县2022年“万人助企”活动实施方案》,及时调整充实了“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领导小组,全县共选派科级以上干部504名,分包企业359家、行政村(社区)397个,实现三次产业全覆盖和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双创团队等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镇社区全覆盖。2021年共收集问题251个,已办结251个,办结率100%;2022年,共收集企业问题25个,已办结25个,办结率100%。

站位高 以上率下顶格推动

“万人助企”活动开展以来,鄢陵县将活动开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重要机制来抓,坚持顶格研究、顶格协调、顶格推动,紧紧聚焦问题识别精准、措施制定精准、开展帮扶精准,着力提升问题识别率、问题整改率、群众满意度。

领导小组规格高。鄢陵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采取“硬抽人、抽硬人”的方式,从县直单位抽调32名优秀干部,选优配强活动办公室,组建7个助企工作指导组,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县委书记李东岭带头谋划、带头研究、带头推动,先后多次到助企联系点开展调研,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系列安排部署,为助企工作指出方向,形成了“领导带头、示范引领”的工作局面;县长李亚强率先垂范,亲力亲为,狠抓工作落实,将助企工作列入县政府常务会必研究专题,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全县统筹工作联动。将周二扶贫日与助企联乡帮村相结合,定为“助企联乡帮村日”,全县助企联乡帮村干部定期到联系帮扶点开展走访调研,结合防洪救灾、疫情防控、巩固脱贫、乡村振兴、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企业、村(社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共选派504名助企干部(其中41名县级领导),分包企业317家,实现全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全覆盖。

措施实 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先后建立助企联乡帮村“典型信息报送、周工作例会、考核评估、问题整改、服务指导”五项工作机制,制定“一承诺”“二优化”“三实查”“四比赛”的“1234”工作制度,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深入开展问题收集。助企干部赴企业调研时,携带问题清单、助企政策汇编、工作手册等,围绕助企12项工作任务,结合防洪抗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面对面与企业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展前景,全面收集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

分级分类研判交办。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好问题研判、问题交办,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按照交办原则,由县助企活动办负责进行研判分析,确定办理层级和承办单位,逐一尽快解决。

严格标准限时反馈。落实“13710”“三单制”等工作机制,严格问题解决的工作标准和时限,建立回访机制,对已办结问题实施“回头看”,随机选择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满意度,对问题办结情况进行评估,切实提高“问题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截至目前,省市领导交办问题办结率100%、市直部门领导交办问题办结率100%、县级问题办结率100%。

标准严 分级分类解决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有机统一,采取“重大问题政府研判、复杂问题专班推进、个性问题一企一策、特殊问题领导示范”的解决机制,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关键点问题。

重大问题县政府研判解决。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问题交办协调会,对代表性问题逐一分析研判,提出解决方案,打造问题解决“样板”,带动类似共性问题的解决。活动开展以来,县委书记李东岭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万人助企联乡帮村”重大问题32次;县长李亚强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万人助企联乡帮村”重大问题48次,召开专题研判分析会22次;共计解决问题128项430余条。如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反映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政府项目奖励资金兑现问题,凯豫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反映政府税收优惠承诺兑现问题等都得到有效解决。

复杂问题专班推进解决。针对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疑难问题,成立了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涉法涉诉四个专项工作小组,负责专题研究解决。专项工作小组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金融局、工信局、发改委、政法委分别为牵头单位,实行集体讨论重大问题制度,对县活动办提交问题进行集中研判,采取周碰头、月例会等形式,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问题精准高效务实解决。活动开展以来,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共研究问题145个,已办结145个。

个性问题一企一策解决。对于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一事一议,因企施策,精准解决。根据企业诉求,县活动办及时将问题转交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办理责任和时限要求。承办部门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了解核实企业困难和问题具体情况,根据企业实际制订解决方案,提供精准服务。如鄢陵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为凯豫纺织解决出口退税资金 5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特殊问题领导示范引领。各助企联乡帮村领导充分发挥率先引领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帮助企业、村(社区)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据了解,李东岭书记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振德”公司消防证办理,疫情期间企业原材料及产品运输不畅通、用电不能保障、缺少大型消杀设备、用工困难四项难题;李亚强县长利用党代会间隙百忙中召开企业问题交办会,当场拍板解决企业16项难题;县委组织部出台“十条措施”助力“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取得实效,县人民法院设立板材行业诉讼服务中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服务优 精准有效支持企业发展

在工作开展中,鄢陵县“万人助企”活动按照省市党委、政府要求,持续发力,克难攻坚,聚焦薄弱环节,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精准有效支持企业发展。

出台“一揽子”方案,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进一步开源节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无论财政再困难,即使政府过紧日子,也要为企业兑现政策性资金,打造诚信政府。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加快产业整合,促进花木、板材、纺织等本地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促进经济加快发展,财政增收。聚焦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完善企业融资方式,简化流程提高办贷效率,精准有效支持企业发展。

实施“六项对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政策对接、银企对接、产销对接、产学研对接、用工对接、两化融合“六项对接”工作,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提档升级。坚持每月至少开展1次“万人助企”惠企政策宣传周活动,确保各类惠企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切实提高企业知晓率。每月开展2次“政银企”对接活动,通过扩大信贷投放、提高融资效率、优化融资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更好服务项目和企业发展。每月至少举办1次产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缓解库存压力。每季度开展一次产学研对接,与浙大、中国农大、南京林大等20多家院校深化合作,加快科研成果在“鄢”转化。定期举办用工对接会,开展人才招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力资源保障服务。每季度举办1次两化融合对接活动,鼓励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技术指导,推动一批两化融合项目签约落地。

强化薄弱环节,促进问题办理整改提升。积极总结、查找短板,制定有效措施,改善工作方法,突出问题导向,树立有解思维,切实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推动助企联乡帮村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进一步加强领导。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剩下的问题全是“硬骨头”,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参与,率先垂范、示范带动,切实提高重点难点问题的化解率,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本地区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化解各项困难和问题,同时强化对工作人员和助企干部的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特别是在与市直部门信息的交流共享方面,要切实做到信息对称、统一。对上,及时接收和反馈新信息,对下,强化助企联乡干部、问题承办单位、企业三方保持信息沟通,确保信息无缝对接、全程顺畅,确保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鄢陵县“万人助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刚强表示:“下一步,鄢陵县将按照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扎实开展‘万人助企’活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推动经济提速、提质、提效,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