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8版: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观摩 暨万人助万企活动

当好助企“店小二” 经济发展赋新能

——魏都区开展“万人助企”活动综述

春风助企招聘活动现场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魏都区“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办公室提供)

本报记者 孙江锋

“助企干部真是帮了大忙!公司刚起步,遇到了不少困难,正是由于他们跑前跑后帮助,我们才运转顺利,让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3月24日,位于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移动源后处理技术(河南)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健介绍说。该公司第一季度订单不断,实现首季“开门红”。

企业兴则产业旺,产业旺则区域强。近年来,魏都区“万人助万企”活动围绕产业兴区,服务为先,帮助企业解难题、树信心,稳经济、促增长,积极探索服务企业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创优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助力魏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制 “万人助企”有力度

“上半年的产能规划如何?”“目前还有哪些困难?”在移动源后处理公司车间生产一线,作为这家企业的“护航员”,魏都区企业分包人员正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情况。为确保企业能开足马力安全生产,这种主动走访已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

“助企干部经常来我们企业,来了就是问我们,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有什么困难需要协调。公司发展至今,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石健介绍说。

遇困难,有人管。为当好企业“护航人”,魏都区优化组织架构,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万人助企联乡帮村”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联系服务企业包联制度,县级领导、科级干部分包企业339家,动态调整服务企业名单,保证助企工作顺利开展,并组建专班,保证活动办高效开展。

创新工作机制,印发《魏都区“万人助企”活动工作机制》《魏都区“万人助企”干部工作手册》,分发到助企干部手中,录制助企干部工作手册讲解视频,帮助助企干部理清职责,掌握问题研判分类及办理全流程。

“问题告知—问题收集—问题研判—问题交办—结果反馈”魏都区绘制了“问题办理工作流程图”,明确各工作组职责分工,严格落实“13710”工作机制,准确把握问题研判标准,推动企业反映问题办理工作快速运转。

印发年度工作方案,对“万人助企”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月调度,并将“万人助企”工作纳入周交办、月讲评范围内,通过对各单位在活动开展、问题办理、信息宣传、服务企业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促进“万人助企”工作落实落细,推进助企活动常态化开展;定期梳理企业资金和政策需求两清单,向区金融、税务等单位推送,以线下走访、线上视频等形式为企业进行银企及政策对接、政策解读,压实助企干部工作责任。

纾困解难 帮扶企业有温度

“真是特别感谢,还以为那天办不了业务了,没想到工作人员加班给我们办理,真是帮了我们公司大忙啊!”3月24日,在魏都市民之家企业综合办理窗口,许昌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

原来,该公司在办理业务时,通过自助电脑填写的材料迟迟未能提交成功。魏都市民之家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帮助解决问题。

一面锦旗,反映出“营商环境”的好坏。为及时汇总梳理企业反映的问题,魏都区按照问题办理“六步工作法”,对问题进行转办、跟踪、反馈。“万人助企”活动开展以来,该区集中召开问题交办会、研判会6次,难点问题协调推进会、企业座谈会30余次,累计列入“万人助企”台账办结问题249个。

除每月开展“万人助企工作日”活动外,魏都区先后开展企业问卷满意度调查、复产复工问题、用工需求专项摸排、异常经营在统企业摸排核实等工作。

疫情阶段,每周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例会,建立“四保+一包”工作机制,实现工业白名单企业全覆盖,实现平急转换,推动企业达产达效。

落实政策,帮扶企业有温度。2022年全年,魏都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六税”优惠减免共涉及8189户,减免金额3527万元,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激发企业活力;区财政局牵头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对170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306.2万元;区人社局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办理、一次性告知,为困难企业办理缓缴手续提供便捷服务,累计减免、缓缴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费用1700余万元,为464家企业4500余人办理稳岗补贴158.39万元。

此外魏都区还持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将预留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给予中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微企业合同规模。

躬身服务 经济发展赋新能

“这次到企业实地走一番后,我感受到了魏都区产业的蓬勃朝气。我相信,在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融合聚变中,魏都区企业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今年2月魏都区开展的“产才融合、暖企助企”合作交流活动中河南人才集团高端智库事业部总经理艾晓光说道。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白热化的人才竞争态势,魏都区再次将目光投向人才。

“万人助企”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效之策。活动开展以来,魏都区组织政策对接、政银企对接、产销对接、用工对接、产学研对接、两化融合对接活动103次,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持续激发出企业内生动力、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对接,区发改委牵头印制惠企政策口袋书,向企业发放。区科工、人社、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围绕省、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相关政策开展政策对接会30次。区科工、人社、财政等15部门抽选业务骨干20余名,组成政策对接宣讲团,对区属企业、助企干部开展政策解读、宣讲和落实对接工作。通过系统化政策对接,实现“万人助企”企业和助企干部全覆盖。

强化用工对接,区人社局牵头,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妥善解决企业集中反映的用工类型、时间、待遇、生产工作生活环境等问题,制订用工对接实施方案。依托市区“二网”“三号”“四平台”,将“春风行动”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许昌时刻”“许昌日报”等视频号、抖音平台开展直播带岗。魏都区累计举办、组织企业参加线上、线下用工对接17场,服务企业200家余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强化产销对接,区科工、商务、住建等单位组织召开产销对接会12次;召开工业、地产建筑、数字经济行业企业座谈交流会,对各家企业产品、技术进行推介,现场为数字经济企业和工业、地产建筑企业搭建“两化”融合及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企业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强化政银企对接,区金融事务中心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24次,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困难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对转交的70余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问题诉求,逐一与银行进行对接,帮助27家企业协调银行对到期贷款进行续贷、展期及新增贷款8000余万元。

强化产学研对接,区委组织部、科工局牵头组织召开产学研对接12次。魏都区联合许昌学院先后举办“先进制造业产学研合作交流”和“数字经济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许昌学院22名专家教授走进辖区先进制造业企业,围绕技术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需求开展深入对接,在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中,推动魏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两化融合对接,区科工局牵头组织两化融合对接活动8次。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和企业的引领作用,组织企业观摩和企业座谈会,发挥万里交科等示范企业的带头作用,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邀请专家集中对接培训,鼓励企业多渠道、多方式,提升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

下一步,魏都区“万人助企”活动将与营商环境工作充分对接融合,发挥助企干部的纽带作用,走进企业,主动作为。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行动快、工作早、服务实,做到企业的事无小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在新一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赢得新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