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如战鼓,百舸争流自当先。
行走在春日的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许昌经开区),智能电梯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投产在即,14个“三个一批”项目全部开工,瑞达食品甜蜜素产量跃居全球第一,一峰智慧冷链产业综合体完美收官,中锋智能5G工业互联项目攀登行业之巅……
一个个重大项目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全线发力,一项项重点工程以争分夺秒的拼劲提速冲刺,共同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用实干担当奏响最美的“春天序曲”。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近年来,许昌经开区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把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先作为第一工作抓手,锚定全年目标,统筹抓好各类项目的谋划、招引和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为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站在新一轮城市竞争和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许昌经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破局转型、争先进位”这一主题,心无旁骛抓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为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贡献自身力量。
以项目建设之“快”
孕育发展动能
“用项目激活发展,用项目点燃全局”,在许昌经开区,这条做好经济工作的主线,一贯春秋。
3月12日,许昌经开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会议明确指出,2023年,许昌经开区将以“破局转型、争先进位”为目标,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抓招商、上项目,打造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奋力以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助推许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
如何破局转型、争先进位?许昌经开区扭住产业这一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项目建设筑牢发展“压舱石”,致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1月28日,许昌经开区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9.2亿元。
三步并作两步走、一天当作两天用。许昌生物芯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从接洽选址、土地挂牌到进场施工,仅用了不到30天。
锚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奏响“项目为王”这一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全区上下兴起“抢天夺时建项目”的浓厚氛围。
抢天夺时建项目。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活动,实施重点项目周例会制度,在建项目抢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实施计划总投资352亿元的29个省、市重点项目,强化项目全程服务,确保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富森生物、生物芯片研发制造基地、瑞维思减水剂、智能电梯产业园等项目按期建成。实行联审联批、容缺办理,提高审批效率,办快办好各项前期手续,奥诺药业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欣瑞制药新型硫酸新霉素及硫酸安普霉素等项目加快推进。
盯紧看牢上项目。实行重点项目建设专班推进机制,统筹协调、联合推进,千方百计保障要素供应,护航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落实。强化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要有资金保障,要抓住机遇,吃透国家宏观政策,采取“专项债+项目贷+企业债”等融资方式,解决项目前期运作资金问题。强化土地保障,实施“751”工作计划,做到“地等项目”,全力保障土地要素供给。盘活存量资产,实施“百园增效”,以亩均论英雄,将好地用在刀刃上。
建机制、强推进。依托重点项目例会制度、联审联批工作机制、项目谋划储备推进机制、进度督查机制、目标管理机制、目标责任机制等6项制度机制,指派专人每日跟踪对接项目建设情况,每月在省、市平台进行项目进度调度;同时,根据项目情况,召集各责任单位进行现场办公,现场确定责任部门及解决时限,针对性解决项目建设的“疑难杂症”。 设台账、排工期。为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重点项目专班利用项目台账明晰工作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详细地建立了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台账及“三个一批”项目推进台账,通过梳理目标、突出重点,不断筛问题、推进度,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快速有序建设。
处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发展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许昌经开区各部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上抢占先机、抢工抢时,推动项目建设的全面提速和突破提升。
以创新转型之“变”
点燃发展引擎
一个地区,勇于创新,才是希望的热土。许昌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资源“潜能”进一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3月21日,河南省科技厅公布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第十四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获奖名单,许昌经开区“HMH低压高密度固态复合储氢技术”项目荣获初创组优秀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新鲜“氧气”和“血液”。
——在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各种自动化设备在高效作业:电梯厅门采用了荷兰WEMO钣金柔性生产线,由机器人集成控制,自动送料、冲剪、折弯、无铆钉连接等工序一气呵成;喷粉生产线完成一件产品只需18秒。智能制造覆盖产业链,使生产效率提升76%。
——电力创新综合制造平台项目帮助许继配电生产线斩获专利30余项,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60%。通过绿色智能制造,施普雷特打造出一条“无人、黑灯”全智能生产线。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许昌经开区全力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为了进一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优良产业生态,许昌经开区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为载体,推动优势产业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推进智能电梯、生物医药、电力电气装备等优势产业的制造业中心和产业中心建设,实现链链互动、齐头共进。
目前,以富森生物、中锋智能装备、一峰智慧冷链等企业、项目为代表的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
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第一动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结合;扭住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许昌经开区通过引导要素资源向产业链集聚,切实发挥集聚效应,在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围绕优势产业,遴选培育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发展能力强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和瞪羚企业。
——建设完善创新载体。深入实施创新平台载体提质工程,整合各类创新资源,鼓励支持有能力的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建设任务。积极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取独立建设、联合建设、省市共建等方式,建设省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发展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加快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双创”基地。
——积极引进创新人才。实施创新人才队伍壮大工程,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和团队,充分激发人才创新的动力活力,用制度“引”人,靠环境“留”人,真正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61家,晶锐冷却提名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认定为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迅达驱动获批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利锐特电气等5家企业获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面对产业转型这一道时代发展命题上,在重塑制造业辉煌的道路上,许昌经开区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以招商引资之“实”
积蓄发展动能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
许昌经开区把招商引资摆在重要位置,拿出超常规的决心和力度,找方法、拼干劲、加速度,努力实现总量上突破、质量上提升、结构上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大员招商是许昌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一大特色。主要领导带队拜访会见重要客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夯基垒台。组建工作专班,形成“大走访、大推介、大回访”的招商态势,“周例会、月调度、季观摩、半年考评、年度总评”的工作机制,加强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常态化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招商,针对性引进产业链中高端和关键环企业;制定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按图索骥精准招商。
招商引资不仅是增加重大项目的重要途径,还是打造全新产业链的重要方法。
“走出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实行1/2工作法,设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中部地区重点区域驻地招商特别行动小组,招商布局更加全面科学。
“请进来”——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推介活动,邀请各地知名企业走进许昌经开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夯实招商工作基础。
与此同时,许昌经开区积极开展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强等重点企业,围绕产业集群培育,聚焦重点产业链和头部企业,精准绘制招商图谱,分析国内产业现状行情,提出补链、强链、延链措施,指明关键企业分布,做到招商工作有的放矢。
大项目撑起大产业。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增长极,招引到好项目才能发展起好产业。
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产业园区开发运营、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商贸物流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许昌经开区多点开花,集聚效应初显。
对外加强与河南投资集团、博奥生物、航天宏图等企业的洽谈对接,共同致力于引进项目、盘活老企业。对内,加强与许继集团、西继迅达、开瑞生物的深度合作,以商招商,带动更多供应链企业落户。
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在许昌经开区这块投资兴业的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航天宏图许昌遥感云服务基地、博奥润康生物芯片制造基地、西继迅达电梯关键零部件等项目落地……
一个个或快马加鞭施建、或建成投产的重大产业项目,正储备潜能、集聚后劲,撑起许昌经开区新一轮跨越赶超的脊梁。
如今的许昌经开区,呈现出竞相发展、全域击鼓奋进的强劲态势。
以营商环境之“优”
夯实发展根基
推进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发展环境是第一保障。
项目能否落地生根发芽,发展环境是关键。“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环境优则企业强”,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土壤,也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围绕“拼、抢、干”的主旋律,许昌经开区大力弘扬“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许昌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以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
压实责任,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成立高规格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坚持周例会、月调度,将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出台奖惩办法,切实解决“人叫人动人不动,机制调动积极性”的问题。
对标先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坚持拉高标杆、勇争一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依托“三化三制”改革,以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为契机,对标全省最优。聚焦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建设两条主线,强化数字赋能。持续推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对已实施的64项行政许可事项依法确认、逐一核实,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梳理拟定政务服务事项清单518项,逐步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
做优服务,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依托“万人助企”,办好“经开区企业家日”活动,做实每月的“企业家活动日”,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店小二”,无事不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大力营造尊崇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积极倡导“许材许用”,大力推广区内龙头企业的优质产品,育龙头,增税收,促进供应链企业落户经开区。持续落实发制品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使企业及时获得真金白银,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通过设立惠企政策咨询窗口、助企干部下企业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惠企政策解读。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成本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守正创新,全面落实营商环境“五件事”。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企业群众眼中“一件事”,探索创新,整合环节,优化流程,实现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建立健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探索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最终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电子证照制发工作,提升办事服务效率。全力推进“有诉即办”,畅通各类企业投诉渠道,有效利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办不成事”窗口等投诉渠道,完善工作机制,力求投诉问题“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结果”。
以评促改,着力补齐营商环境短板。围绕全省国家级功能区营商环境评价和全市营商环境月评价,对标全省最佳和国内一流,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不断突破自我,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春分已至,又是一个万物生发季。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催生新作为。许昌经开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埋头苦干、锐意创新,许昌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如春之荣华,昂扬向上……
经开区智能电梯产业链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项目概况:项目由许昌市经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租赁使用。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拥有电梯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电磁兼容检测中心(EMC)、国家级计量中心,是中西部和北部最大的整梯供应商。基本情况:总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电梯零部件自动化加工基地、直梯智能制造基地、电子集控智能制造中心、国家CNAS实验室及检测中心等。目前,该项目4栋厂房已建至地上一层。效益及亮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电梯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基地,成为研发、生产、检测、仓储、物流、服务等配套设施最完善的产业园区,同时也是经营成本最低的电梯产业园区。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15亿元,带动就业约3000人。
许昌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
项目概况:许昌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由许昌开瑞生物医药产业园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是长江以北基础设施设备最先进、能源供应最环保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本情况:总投资7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终端药生产区、供销物流区、废物利用环保循环区、研发中心、生物专科学院区及基础配套设施。许昌富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000吨核苷类产品项目,是产业园第一批入驻的招商引资企业,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基地。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年产9000吨核苷类产品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效益及亮点: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抗病毒类、降压类和缓释类原料药物生产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00亿元,利税30亿元,带动就业约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