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平安许昌

我市两级法院

知识产权收结案件首次出现负增长

本报讯(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牛丹 高毫歌)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从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202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30件,同比降低13.85%;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37件,服判息诉率88.08%,调撤结案425件、调撤率67.03%,知识产权收结案件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反映出诉前调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也反映出当前我市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2年,我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切实转变审判理念,积极推行“无书记员庭审记录+3”新模式(“3”指的是“异步质证”机制、当庭宣判和诉调对接),建立健全“异步质证”机制,提升当庭宣判率,快速高效办理知识产权批量案件,为疑难、复杂的知识产权“繁案”的办理赢得时间、取得经验,从而带动实现知识产权整体案件效率的大幅提升。

依托许昌市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站,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建立多元调解、无缝对接的涉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立案前或诉讼过程中,主动邀请熟悉知识产权业务的高校老师、“行家里手”、律师参与调解,充分考量法律、政策要求,在调解中寻求社会和各方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努力减少当事人诉累,降低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成本,促进当事人及时高效妥善化解纠纷。2022年,许昌市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站共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09件。

为切实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的维权以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智助力,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走访企业,与企业家、员工面对面交流座谈,提出“三四四”工作法,即“三项举措、精准审判”“四个短板、防患未然”“四条建议、助力发展”。“三项举措”针对法院,即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努力为企业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创新推行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化解机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工作,提升广大企业和群众的知产保护意识。“四个短板”“四条建议”针对企业,“四个短板”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较为缺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待完善;部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待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存在不足。“四条建议”,一是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及时取得相应的权利;二是健全内部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三是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应采取果断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应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普法教育,将其作为新员工上岗前培训的必修课。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持续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局面,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对公平诚信竞争秩序的维护作用,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