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为生命守门

——访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化强

王化强(左一)给患者做检查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张炜华

够,还要求重症医护人员有临危不乱的心智、火中取栗的勇气和博观约取的智慧。

有一名感染性休克患者从基层医院被转送至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时,已经过了几个小时。“感染性休克每延误一个小时,死亡率就会上升7%左右。”王化强说,重症医学科的医生要在一个小时内,为患者完成身体评估、感染判定、开展初步经验性抗感染有效治疗等,以“分秒”为单位,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机会。

当时,患者已经出现全身炎性反应,处于极度缺水状态,需要在短时间内按照每公斤体重30ml的标准为患者完成补液。“按照人均60公斤体重,我们需要在1个小时内为患者完成1800ml

显。目前,该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70岁以上的患者占50%以上。这类患者基础疾病多,存在多系统疾病,当患者一个系统出现问题时,有很大可能会继发多系统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全身系统性评判,评估涉及的脏器越多,就越需要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的支持,在其中找到平衡。

感染问题、血栓问题、容量管理、镇静镇痛、脏器保护……重症医护人员常常要同时面对这些问题中的两种,甚至多种,比如有的患者血栓和出血并存,就要在凝血止血的同时,尽量降低血栓的形成;有的患者心力衰竭与液体过负荷并存,就要在保证心脏负荷的前提下,进行灌注容量管理……

因此,重症治疗大部分时间需要随时调整治疗剂量和速度,也就是给予治疗措施后,需要医护人员在床旁监测数据并随时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评估、调整治疗,再评估、再治疗……可以说,重症患者治疗的成功是医护人员“守”出来的。

“ICU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很多有致命风险患者的最后希望。从某方面来说,它还解决了外科医生的后顾之忧,让医生可以更专注于技术的提升。”王化强说,以前,手术的年龄限制是70岁左右,但随着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在很多手术都突破了年龄限制,甚至百岁老人也能通过手术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

与死神较量,为生命守门。乘着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东风,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人”向死而生,重燃一盏盏生命之灯。

有这样一个地方,一墙之隔,是生与死的距离;一墙之间,承担着生命不可承受的重量。这个地方就是被称为“生命之门”的重症医学科。

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4月28日,该科主任王化强告诉记者,重症医学科是危重症患者集中的场所,体现了医院整体救治水平,集中了医院最先进的仪器、抢救设备及生命支持系统,可以阻断危重疾病的进展,维护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我们通过对脏器与内环境的支持,为危重症患者打开生命通道。”王化强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人工肺”“人工肝”“血浆置换”“体外膜肺氧合(ECMO)”……“目前,在我们科,除了大脑外,人体的大部分重要器官都可以通过体外支持获得功能代偿,从而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2020年7月,一名13岁女孩农药中毒,严重休克,心功能衰竭,肺交换功能丧失,血压不能维持,被送往许昌市中心医院进行救治。在给予一些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心脏情况依然很差。许昌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ECMO为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了时间,最终挽救了其生命。这是该院自2020年引进ECMO后,首次开展的ECMO治疗。目前,该院通过ECMO已经将13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与死神赛跑仅仅手握“利器”还不

的液体补充。”王化强说,常见的输液通路,如picc置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该科采用CVC(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进行大量、快速的补液,为患者接下来的治疗赢得了时间。

但快速补液会在另一方面造成心脏等脏器超负荷运转。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随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监测数据,进行补液与脏器保护之间的平衡。

平衡是重症医学科临床上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各个脏器都获益,同时将损害降到最低,这是我们常常要面对的问题。”王化强告诉记者,很多时候,重症患者的情况不是单一的,存在多个脏器问题。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这样的情况越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