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用心谱写军民鱼水情

——禹州市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董巧霞 张汉杰 通讯员 刘安琪

“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热情服务!”4月25日,烈士周武臣的家属将一封感谢信送到禹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感谢该局帮助他们一家完成了跨越70年的心愿。

周武臣是禹州市褚河街道办事处牛堂村人,1943年离开家乡投身革命之后再无音信。今年4月20日,禹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有关信息,得知周武臣烈士安葬在山东省桓台县烈士陵园之后,立即组织人员奔赴当地开展查询工作,经多次走访,反复核实,最终确定周武臣的信息。至此,历经三代人的漫长等待与苦苦寻找,周武臣烈士终于与亲人“团聚”。

这是禹州市双拥工作“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生动缩影。多年来,禹州市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高起点谋划、部署,全力推进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曾荣获国家“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市)”称号,多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并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王秀鸾、吴新芬,“子弟兵的好妈妈”赵趁妮等一批爱国拥军模范。

高位推动,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3月24日,许昌市2023年全国双拥模范城禹州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明确禹州市双拥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要求各级各部门和驻禹官兵以“军地携手、志在必得”的勇气,协力推动创建,为许昌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禹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市双拥工作,定期召开市委常委议军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军政座谈会议。每逢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禹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驻禹部队官兵、军休干部及重点优抚对象送去节日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据悉,近年来,禹州市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对驻禹部队的营房和训练场进行改造和修建,为官兵训练和生活营造良好环境,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由股级单位升级为副科级单位,对退役军人的服务更有力度。

紧贴需求,拥军措施温暖有度

3月15日,禹州市举行2023年春季新兵入伍欢送仪式,180名新兵穿着崭新的军装,身披绶带,胸前佩戴大红花,豪情满怀地开启军旅新征程。

仪式上,禹州市向入伍新兵发放“禹州市现役军人军属服务连心卡”,架起“连心桥”,激发新兵保家卫国的昂扬士气。据悉,2022年以来,禹州市共收到立功喜报640 份,其中二等功喜报2份、三等功喜报179份、优秀士兵喜报459份。

严格落实退役军人接收安置政策,妥善解决官兵“三后”(后路、后院、后代)问题。禹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8年11月成立以来,将移交的304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全供事业单位,将移交的8名转业干部全部安置为公务员;为一名现役军人家属解决工作调动问题,为符合条件的4名未就业随军家属及时、足额发放生活补助6.8万元;健全军人子女入学入托机制,2022年,11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全部妥善解决。

形式多样,双拥宣传广泛深入

去年,禹州市对辖区内的烈士陵园、双拥主题公园、豫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提升改造,其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更加凸显,仅今年清明节期间就接待祭扫人员1.5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模范作用,禹州市在郭连镇张涧村赵趁妮故居打造了一处双拥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赵趁妮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拥军事业中。禹州市开展向吴新芬学习活动,吴新芬近年来在禹州等地开展雷锋精神宣讲报告70多场次。

此外,禹州市还通过“兵之梦”战友艺术团等组织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022年以来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活动7场次,开展“爱国拥军进校园,共筑少年强国梦”主题教育13次,组织各类拥军爱民宣传宣讲活动、慰问演出近20场次,在全社会树立尊崇军人、敬重英雄、关心国防、热爱部队的良好风尚。

争创一流,服务保障坚强有力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是退役军人的贴心驿站。禹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秉承“对工作用心、让群众省心、用服务暖心”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助力服务保障提质增效。

启用电子印章,将股室业务搬到网上办理,让群众由少跑腿变成不跑腿。他们将60岁以上优抚对象业务的办理权下放到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让优抚对象在“家门口”办理业务。

开通问政热线电话,解读退役军人优待政策,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在退役士兵接收工作中,他们将退役士兵报到所需的手续、咨询电话及注意事项等公布,让每一位退役士兵不用多跑腿,就能有效办理落户、组织关系转接等手续。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据悉,下一步,禹州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服务改革强军大战略,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