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平安许昌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建安区人民法院工作综述

建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哲(右一)带领全体党员干警重温入党誓词,激励干警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永远跟党走

院长进校园,讲授思政课

院长担任审判长,公正审判显正义

诉前调解止纷争,为民解忧获赞誉

志愿服务进乡村,移风易俗入人心

开展红色教育,接受革命洗礼

本报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付屹

“全年受理各类案件16585件,审执结15929件,其中受理各类诉讼案件9350件,审结9033件,结案率96.61%;受理执行案件7235件,执结6927件,执行到位金额16.06亿元,审判执行综合质效再创新高。”

“全年网上立案10346件,电子送达146429次,线上开庭2133件,诉讼服务效率显著增强。”

“区、乡、村三级诉源治理网共接收诉前调解案件7088件,调解成功4558件,调解成功率达64.41%,同步司法确认264件。”

……

2022年,建安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紧紧围绕建安区委“2236”区域发展计划,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公正担当,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

建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哲表示,该法院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服务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方面接续发力,为全面开创建安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高标准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在执法办案中强化法院担当

【新闻回放】 2022年9月29日,建安区人民法院采用线上方式,对4件“百日行动”关联案件进行集中宣判,4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四个月至十一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次集中宣判,充分彰显了建安区人民法院依法惩处犯罪行为的坚强决心,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2022年,建安区人民法院紧扣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主线,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依法严惩各类犯罪。该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82件,判处犯罪分子587人,其中依法惩处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案件181件259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李松彬等12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刘海洋强迫交易犯罪案等案件4件15人;严惩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审结郑龙贺骗取贷款案、宋长现骗取贷款和窝藏案等犯罪案件7件7人,涉案金额6124.56万元;依法审理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惩处卢发铖等18人网络诈骗、沙宏良等10人组织考试作弊等犯罪66件132人。

妥善调处民商事纠纷。该法院切实维护各类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8210件,其中畅通投资、交易维权通道,审理建设工程领域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涉企案件1040件;密切关注与民生相关的矛盾纠纷,审结劳动争议、农民工讨薪、教育、医疗、拆迁补偿等案件241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继承纠纷924件;加强房地产开发、商品房买卖、拆迁安置、物业纠纷等案件审理,全年审结相关案件2072件;妥善审理金融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相关案件1742件,依法保障区域金融安全。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该法院加强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秉持办案中监督、监督中支持,审结行政案件265件,其中审结行政诉讼案件53件,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建议由行政机关完善或改变行政行为,撤销、变更17件,占比32.7%;非诉审查案件212件,从申请主体资格、适用法律法规、处罚所依据的事实、处罚程序等方面依法审查,为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行政行为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

全面聚焦中心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政治本色

【新闻回放】 2022年12月12日,建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哲一行到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了解企业深层次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法律服务。苏哲表示,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是法院扎实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的具体体现,也是法院发挥审判职能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建安区人民法院将加大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为企业提供优质精准的司法服务,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建安区人民法院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担当作为,当好参谋助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统筹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局。该法院积极参加建安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落实管控要求,妥善审理因疫情引发的劳资用工、买卖合同、商铺租赁等纠纷,审结涉疫民商事案件207件,引导各方共担风险、共渡难关。该法院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和乡村振兴工作,该院领导带头调研、走访企业120余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86个;13名包村干部协助村委群策群力,为乡村振兴谋发展。

培育一流营商环境。该法院积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精准服务“六稳六保”,制定依法服务企业10条措施,对涉企案件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综合运用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等司法措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针对涉企案件中的法律问题,提出司法意见和建议5件,帮助企业完善管理漏洞;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司法论证,帮助规避风险,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在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中,涉及该法院执行合同营商环境指标排名全省市辖区法院前列。

推动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该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及时出清”功能,推动建立破产案件审理府院联动机制,审结破产清算案件2件,推动4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盘活了闲置土地和厂房资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司法为民中诠释忠诚奉献

【新闻回放】 2022年9月15日,建安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建安区人民法院举行。建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哲,建安区总工会副主席周卫东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是进一步落实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总工会关于推进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的具体举措,是新形势下融合工会力量与司法力量的有益创新。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既依托工会贴近基层劳动者、擅长群众工作的优势,又结合法院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专业性、权威性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劳动争议高效化解,为劳动者保驾护航。

人民法院为人民。2022年,建安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优化诉讼便民服务。该法院持续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行“全域诉服”新机制,推动立案、缴费、查询便民事项“一次办好”,送达、阅卷、开庭等诉讼服务“一网通办”,12368热线接单即办“一键响应”,移动微法院、网上服务平台、自助服务终端“一应俱全”,实现立案“不打烊”、审理“网络见”、执行“不掉线”,最大程度满足当事人的司法需求。据统计,该法院全年网上立案10346件,电子送达146429次,线上开庭2133件,诉讼服务效率显著增强。

强化胜诉权益兑现。该法院持续聚力执行攻坚,针对涉民生案件和重点领域,先后组织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涉农民工讨薪案件专项执行等活动,做到应执尽执;持续加大强制执行力度,依法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062人次,发出限制高消费令1782人次;依法打击规避执行行为,作出司法拘留决定73人次。

深化“诉源治理”。该法院5个人民法庭将司法触角延伸到企业、社区、村组,探索“法官进网格”机制,工作经验在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全区“1+3+5+x”网格化诉源治理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提高,区、乡、村三级诉源治理网共接收诉前调解案件7088件,调解成功4558件,调解成功率达64.41%,同步司法确认264件,为群众提供了分层次、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解纷途径。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机制创新中提升解纷能力

【新闻回放】 2022年8月26日,建安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违法发放贷款案件,许都农村商业银行职员代表到场旁听案件审理。该法院刑庭副庭长李璐担任审判长,庭审持续近3个小时。法庭上,被告人声音哽咽,表示认罪认罚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旁听人员无不深受感触,纷纷表示一定要引以为戒,筑牢思想防线,认真履职,免蹈覆辙。

2022年,建安区人民法院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机制创新中提升纠纷解决能力、司法公信力和司法质效。

健全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该法院全面实行法官员额制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组建新型审判团队,实行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优化配置,院庭长全部编入审判团队,把“让审理者裁判”落到实处。2022年,该法院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46件,入额必办案的刚性约束持续增强。

深化“分调裁审”工作机制。该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意见》,制定繁简分流的标准和规则,因案制宜,实现“调审分流、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推行要素式庭审方式,构建“程序性案件+固定类型简单案件+系列案件”类案并审模式,有效提升审判质效。2022年,该法院快审团队共审理案件5689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70.13%,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23.06天。

推行“智慧审判”工作机制。该法院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介无接触式诉讼;引入法信、文书智能辅助、裁判文书纠错系统,帮助法官“掌上”办案;充分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在全省率先实行无书记员记录,一次开庭并案审理100件借贷纠纷的示范庭审专题片播出后,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道才的肯定。

强化审判监督严管机制。该法院狠抓规范化动态监控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审限管理的若干规定》,加强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实行“周审限提示、月通报督导、季研判讲评、半年质效考核、年终综合考评”运行机制,实现员额法官“能者上、庸者下”,确保员额法官依法公正高效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