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襄城县

抢收帮扶暖人心

本报记者 武芳 通讯员 吴晶晶

↑6月1日,襄城县委统战部联乡帮村干部,来到十里铺镇马园社区外出务工人员家的麦田,抢收成熟的小麦。图为抢收现场。 古国凡 刘自强 摄

→6月1日,我市迎来晴好天气。当天,建安区河街乡农民群众抓紧收割、晾晒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年“三夏”时,前几日的连续阴雨天气,对麦收造成不利影响,近两日,农民们紧抓天气放晴的有利时机,正热火朝天地抢收小麦。

“我看天气预报,过两天又有雨,地里面的小麦还没有收,心里着急得很。”望着自家的小麦,家住襄城县汾陈镇王尧村的王留安老人一脸愁容地说。

原来,82岁的王留安和老伴儿今年种了5亩多的小麦,眼看到了小麦收割时节,儿子因为在外地工作无法及时返回收割。对于老两口来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抢收、晾晒,着实十分困难。

“留安哥,收割机刚在那边收完,正往咱家地里过来,你别担心啊,小麦的收、晒、晾、装,你都不用操心。”正在王留安发愁之际,王尧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奇一路小跑着过来安慰道。

据了解,为了不误农时、保丰收,最大限度做到多收获、减粮损,王尧村组织“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助农“抢收队”,重点帮助因病致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收麦困难家庭,全力以赴抢收小麦,最大限度保障夏粮归仓。

“大家辛苦了!真是太感谢大家来帮我收麦子了。”看着自己的5亩多小麦收割完,王留安终于松了口气,连声道谢。

王占奇说:“种一季麦不容易,谁家抢收有难处,党员干部就往谁家跑,要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特别是遇到了不利天气,更得赶紧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抢收,以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不仅是王尧村,帮助群众抢收的暖心事儿正在汾陈镇各个村上演。

“我们始终把做好‘三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为老百姓夏粮抢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汾陈镇党委书记范鹏飞说,为守护老百姓的“粮袋子”,全体班子成员,镇、村干部和志愿者们成立“三夏”生产保障服务队,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组织农户收割,并帮助困难群众收割,能快则快,应收尽收,全力以赴打赢夏粮“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