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抓抢收 保归仓

本报记者 武芳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时不宜迟。

5月31日上午,久违的太阳终于出来了。在长葛市老城镇后白村的麦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已经连夜从南阳赶回来,做好检修保养,确保“第一时间”能够下地抢收小麦。

“我们合作社的农机都提前检修多遍了,农机手也都参加了市里组织的专业培训。”长葛长星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郭长星说。

长葛长星农机合作社有12台联合收割机。他们推行的全程托管模式,让以往忙碌抢收的农户变得非常轻松。“从收到种全被我们托管了,老百姓基本不用来地里,光看着磅秤收钱就行了。”郭长星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不到手,群众心里就没底。为全力做好小麦抢收工作,我市周密安排,要求各县(市、区)以本行政区域为单位,协调、调度好自有联合收割机,掌握履带式收割机分布情况;有用机缺口的县(市、区),农机部门、农机合作社、农机经纪人上下联动展开引机工作,重点与山西、河北等省联系引机。

在京港澳高速长葛站机收作业接待服务站,工作人员准备了水、毛巾、应急药品等物品,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便捷暖心的服务。

“全市设立14个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为外来农机手提供作业信息、指引转移、安排地块等服务。”市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斌说,我们还动员310台联合收割机、组建39个应急作业服务队,在关键时候能够实现跨县域支援抢收。

为做好夏收服务工作,农业农村、农机、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联动配合,发挥作业引导、交通疏导等作用,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精准信息对接服务;严格落实跨区机收免费通行政策,对轻微违章的免于处罚,灵活处理,指导车辆方便及时通行。

此外,农机经销商、维修网点也将增派技术力量,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故障现场,帮助农机手抢修农机。

“小麦收获窗口期很短,下一步,我们将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在组织协调上动脑筋,在科学管理上想办法,抢抓时机,全力做好组织抢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李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