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许昌

共享非遗之美

——我市多彩非遗活动添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多彩非遗·魅力禹州——非遗大集活动现场。 张磊 摄

□本报记者 王增阳

许昌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分布全市各地的文物、遗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和凝结着许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非遗的丰厚资源,遍布许昌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我市谋划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展览和购物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等方式,打造了一场非遗盛宴,营造了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

在2023年许昌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暨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上,筹音乐、东街武术、点茶技艺、越调等一批许昌市优秀非遗项目在市区许都公园进行了精彩表演,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文化大餐。在许都公园,国家级非遗项目钧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项目禹州中药炮制技艺、古法手工制香,市级非遗项目葫芦烙画、面塑、陶塑等全市40多项非遗项目集中进行展示展销活动。展位前挤满了前来观展的市民,很多非遗项目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同时,活动还组织了李氏正骨、杨石头面瘫膏药等传统医药项目的有关人员,在现场为观众进行义诊。梨膏糖制作技艺、王洛猪蹄、鄢陵吊炉烧饼、禹州传统牛肉制作技艺等项目产品多次售罄,多次补货。

为推动非遗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承,我市还启动2023年许昌市非遗进校园活动,相关活动将在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市文广旅局、市教育局将组织百场非遗项目进百校活动,进一步强化非遗在校园内的宣传和传播,在青少年学生中营造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民族精神。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各县(市、区)同步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广泛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活动,开展公益演出、线上线下展销等推动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社会、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展示形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在禹州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魅力禹州——非遗大集活动在夏禹公园举行。来自该市的30多项非遗项目集中进行展示展销活动,展位前挤满了前来观展的市民,很多非遗产品多次售罄,非遗通关文牒、钧瓷手拉体验券等,早早被热情的市民一抢而空,人民群众不仅感受了文化的厚重,还体会到了非遗之美。

在鄢陵县,2023年鄢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暨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举行。筹音乐、常氏查拳、鄢陵快板、鄢陵唢呐、大鼓书、鄢陵豫剧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为观众献上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陈化店茶饮习俗、居氏根雕、金镶玉、老火烧鸡、卤鸽、腊梅酒等非遗项目齐聚一堂,游客共同品鉴传统技艺,感受非遗的无限魅力。

在襄城县,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襄城县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明清古街广场举办。宣传展示活动包含授牌仪式、非遗展演、非遗展示、非遗展销、非遗义诊、非遗法规条例宣传等系列活动。一场音乐、戏剧和传统体育相结合的非遗专场展演,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长葛市,省级非遗项目大周黄蜡制作技艺、巢础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长葛剪纸进行了集中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同时,该市启动“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学生走进非遗展示场馆,近距离感受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

魏都区同步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广泛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等,推动非遗融入生活;建安区举办了非遗进校园暨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蚕丝绒球制作技艺、麦秸画、红拳、盘纸艺术等非遗项目,为群众营造了沉浸式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氛围。

多彩非遗,美好生活。我市不断激活非遗文化资源的内在生命力,让更多非遗“活”起来,在传承和实践中保护,从而留住传统技艺,让非遗文化充满活力,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