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金伟 通讯员 赵鸽
炎炎夏日,草木葱茏;清风拂面,文明花开。
走进市纪委监委机关,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楼梯口、走廊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文明创建等宣传内容随处可见,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纪委常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办的有力指导下,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品牌特色,主动服务大局,不断实现精神文明和业务工作两促进、双丰收。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党建+”模式,筑牢文明根基
坚守政治机关定位,扭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树牢“一盘棋”思想,不断健全完善创建工作机制,构建“党建+文明创建”模式,推动机关党建和文明创建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职责任务上肩,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创新“党建+主题教育”模式,提升思想觉悟。每月定期召开机关党委会会议,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议题”,先学深学、以学促行。先后10余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强化党性教育,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积极探索建成集机关党建动态、理论学习、党务管理、党费交纳、量化考评等全流程为一体的党建数字化平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引领我市党建数字化建设。创新党支部活动协作区党建工作模式,把30个党支部整合为6个协作区,先后联合开展“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宣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五好”党支部评选等活动,分别到“智慧城市”、许昌市气象局、智能制造企业等观摩交流,促使党员教育质效明显提升。
——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提高道德水准。组建“清风莲城”志愿服务队,做好登记注册、服务记录、褒奖激励,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到许昌市现代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开展以“献爱心送温暖·助学陪玩伴成长”为主题的“学雷锋我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5·8人道公益日”、“关爱生命献爱心”无偿献血、信访举报宣传进社区、“静音广场舞、规范暴走团”、“冬日暖阳·织爱行动”募捐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同时,积极配合市文明办,成立督查组,加强对交通卡点、志愿服务情况等的暗访检查,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保驾护航。结合承担的社区共建共治、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任务,先后到魏都区高桥营街道东李庄社区、老吴营社区,长葛市大周镇韩庄村、襄城县范湖乡西于村、建安区小召乡等联系单位,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联乡帮村”“四送一助力”结对帮创等服务200余次,帮助解决基层难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承担的服务经济发展等工作任务,先后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天伦燃气等300家企业开展“察访企业”活动,收集问题建议70余条,助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创新“党建+青年培育”模式,激发文明活力。强化对青工委的指导,充分发挥青工委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作用,创新开展“礼赞二十大、奋斗正当时”五四青年节微视频比赛、“纪检监察风景线”摄影征集等系列活动,制作展播《奋斗青春》《“疫”路有你·青春绽放》微视频,精选260余张照片建成“全家福”卫士风采墙,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展现青春活力。成立数字化兴趣小组、高效学习研发小组、讲解员小分队、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公文写作兴趣小组等多类型业余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小组凝聚、联系、培育青年干部作用,引导青年干部培养健康生活情趣。
突出载体特色——
铸造“四个”品牌,蓄积文明力量
依托机关建设,市纪委监委坚持软硬并举、内外兼修,铸造文明创建“四个”品牌,以自身建设高质量助推文明创建遍地开花。
擦亮“廉洁文化”品牌——
创制并积极推广使用许昌纪检监察形象logo,对外传播许昌纪检监察廉政理念、组织文化、使命担当。创编《六项纪律漫画解读》,面向全国发行,以92幅漫画配92篇千字文,“活”评“深”析六项纪律。举办“爱莲说”优秀廉洁小品文征集活动,向社会各界征集小品文371篇,评选优秀作品,制成20期广播情景剧。拍摄《皮影观廉》《古诗里的清廉》等7个系列73集廉政教育微视频,在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联播。宣介我市廉洁文化的纪实视频《许昌:汉魏古都歌清音》在“学习强国”国家级平台播放量逾10万次,掀起全社会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热潮。
创优“机关环境”品牌——
实施环境整体提升工程,加强对办公室内外环境及公共区域的精细化管理,使办公环境更加整洁、温暖、舒心。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传统文化与政治文化、廉洁文化、“纪规法”行业文化深度融合,设置81块“会说话的”文化墙体展板,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推动机关干部文化涵养整体提升。依托许昌市智慧书屋,建设机关智能阅读空间,与许昌市图书馆网络并联,实现图书统借统还,打造书香机关。此外,还设置了党建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无纸化办公会议室等,为不同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优质空间。
打造“文明活动”品牌——
组织开展“读诗抄 忆英烈 铸忠魂”“品端午 颂屈原 知民俗”“清风团圆”廉政家访、“清风赋重阳·红色永流传”机关开放日等多样化特色化系列活动,推进传统节日振兴。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赶考路上有我”征文书画演讲系列活动、“喜迎二十大·出彩纪检人”硬笔书法比赛,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日学习、周交流、月转化”活动等,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党的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七一”守初心暨“两优一先”表彰、书记讲党课活动,机关开放日暨“八一”话家风活动等。此外,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多彩文体活动,强健体魄、振奋精神,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先后评选出“文明家庭”15个、“身边好人”15个、“五好党支部”6个,营造崇德向善、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锻造“纪监铁军”品牌——
借助“飞书”平台,打造“线上青年干部论坛”,先后组织线上学习交流20余场次。在“清风莲城”微信端,开辟“新征程”“高质量监督工作”“清廉许昌”等主题《大家谈》专栏,打造日常学习新模式新常态。先后举办新入职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高质量监督专题培训班,并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先后参与培训干部达6000余人次,靶向施教、精准发力,推动干部能力素质持续提升。修订《许昌市纪委监委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出台《许昌市纪委监委诚信评价办法》,组织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职业道德八讲》专题教育,制发“五条禁令”警示牌,促进纪检监察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诚信法治意识、文明办案意识、职业道德操守等全面提升。出台《责任追究案件审理办法》等案件办理内控机制,修订完善委机关督查督办、平时考核等内部管理制度,持续推进留置办案场所建设,建立“走读式”谈话和留置案件安全实时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打听、干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和请托违规办事报告登记及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纪检监察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铸造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主动服务大局——
“三个持续”反腐正风,践行文明担当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与纪检监察工作贯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大力推进“清廉许昌”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体现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持续强化政治监督,保障落实树导向。制定《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高质量推进实施办法》,以强有力的监督服务保障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出台政治生态评价办法,打造许昌版监督模式,对监督地区和单位政治生态精准“画像”,反馈问题清单,常态化跟踪整改。健全巡察整改“三移交”“五联审”机制,推动巡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用充分发挥,助力党风政风向善向好。
持续强化标本兼治,“三不腐”一体强正气。制定清廉许昌建设工作方案,实施“四大工程”“十八项行动”,深入一体推进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家风建设、廉洁文化建设,连续三年开展党纪党规进基层廉政教育活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讲纪律课1351场,组织“一把手”讲廉政党课1066场,受教育党员干部14.5万余人次,推动党纪党规刻印入心。
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从严惩治扬新风。2022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4件、处理676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04人,持续释放“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紧紧扭住文山会海、过度留痕、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大力整治作风顽疾。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175起,处理422人,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成效显著。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牵头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基层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77件,责任追究632人,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建设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监管资金33.52亿元,访问量累计736.6万次,筛查异常数据4万余条,提高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处理问题能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文明“风”劲吹,创建不止步。市纪委监委将持续巩固拓展文明创建成果,激扬清风正气,铸造坚强铁军,以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以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工作为许昌“一个先行区、五个强市”建设目标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