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1期
禹州访禹山 禹迹何其多
■本报记者 邓雷 刘俊民 杨红卫/文 吕超峰/图
大禹治水的传说家喻户晓,有关大禹的遗迹遍布神州。在以禹命名的山峦中,河南禹州的禹山,有着特殊的意义。
禹州古名栎、阳翟、钧州,有“夏禹国”之称。据文献记载,这里既是大禹封国,也是夏启即位、少康中兴的地方。有学者称,夏代多次迁都,阳翟始终未废,堪称夏代的“圣都”。
禹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的据点。山上的禹王庙,相传是他领导治水的指挥部。
禹功巍巍,遍布治水遗迹的禹山,是矗立在夏禹故地的一座历史丰碑。
禹州,因禹山而得名
“夏禹初都属此州,州名大禹至今留。”7月8日,夏日高悬,记者一行驱车来到禹州市方岗镇,探访禹州得名的本源——夏禹治水纪念地禹山。
《明实录》记载:万历三年(1575年),河南巡抚因钧州犯了皇上的名讳(朱翊钧),请求改易。万历帝“以州有禹山,亲定州名为‘禹州’”。
禹州之名来自禹山,禹山之名始于大禹。
禹山祠(禹王庙,俗称“拉王庙”)始建时代难以查考,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公元554年成书的《魏书·地形志》:“阳翟有禹山祠。”此后历代文献,常将禹山祠作为当地人文历史的象征。
有趣的是,万历皇帝还有一个不用避讳的雅号,叫作“禹斋”。作为一代帝王,他似乎有着特殊的大禹情结。
禹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早在西晋末年,颍川郡遭遇兵劫,名士庾衮与百姓逃往禹山避难,被推举为主事者。他带领大家勠力同心,同恤危难。
禹山称不上险要,能容纳千人御险的地方,也许只有历史久远、规模宏大的禹山祠了。
后人称赞庾衮:“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幽显不易,执事勤恪。”这正是大禹精神的写照。
作为寻古探幽的圣地,北宋陈恬、蔡齐、孙甫,清末曹广权、王棽林等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民国时期,浚县人孙至诚《自禹庙西行纪游》一文这样描述:“岿然庙庑,雄踞山寥……阒然幽雅,碑碣栉立,惜文辞瓠陋,不足摩挲。蜿蜒而前,摄斋升堂,辟閐瞻览,曰‘禹王庙’。野花杂发,铺蔓草而成茵;山鸟乱鸣,随人语以答籁。四围石栏,凭倚远眺,山色村烟,罗列目前。”
“文革”时期,禹王庙被毁坏殆尽。自20世纪90年代起,禹王庙仿照旧制进行重建。30年间,一座座殿宇重新矗立起来,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层层叠叠,很是壮观。
被牛拉来的一座庙
禹王庙又叫“拉王庙”,据说是被几头牛从不远处的角子山拉来的。
守护禹王庙的老人名叫方桂兰。提起禹王庙的来历,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大禹治水时,最初把人马驻扎在附近的角子山上,并建立了指挥部。附近的东炉、石坑、石灰赵、铁(帖)沟、绳李……都是具体的生产保障部门所在地。
角子山是座小山,人马杂沓,有些承受不住,以致于地动山摇。山神梦中向禹王诉苦,请求把治水指挥部搬到前面的龙凤山(禹山)上。
大禹有些犯难:“这么多房间,如何能说搬就搬呢?”
这天夜里,山下养牛的几户人家,梦见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手拄龙头拐前来借牛:“你们家的牛,今晚让我用一用好吗?”牛主人似梦非梦中,觉得奇怪,但也答应了。
次日,人们起床喂牛时都吃了一惊。牛浑身像是被水浇过一样站立在槽旁,嘴角挂着白沫,像是刚刚劳作过一样。“牛怕是病了吧?”有人把牛嘴掰开来查看,却有个银光闪闪的大元宝滚出来。
这个指挥部,就是后来的禹王庙,就这么一夜之间被拉了过来。
至今,站在庙后放眼望去,山野上仿佛还有两道宽宽的车辙,石碴一律朝北抿着,连山坡上的草都向北倒伏着,好像拖曳过的痕迹。
为了回报黄牛拉庙之功,人们在山下修建了一座牛王庙,曾经香火鼎盛。
“天聋地哑”与“应时应晌”
“拉王庙”内,第二重殿即禹王殿,门头高悬着“神禹大帝”金匾。
楹柱上,刻有两副长联。一副是:“神禹大帝华夏开国称始祖;大禹之州中华古都数第一。”另一副是:“禹山禹祠禹王庙,神禹大帝御赐皇封传千古;治水治国治天下,以德为本兆民称颂耀寰宇。”
宽阔的殿宇内,大禹塑像冠冕垂琉,仪态庄严,高居神座正中。两侧,分立着四位侍从臣子。
询问侍立人的名称,方桂兰说,左边的两位分别是天聋、地哑;右边的两位分别是应时、应晌。据说大禹王是个急脾气,应时、应晌总能按时完成工作,天聋、地哑则能谋划周全,保守秘密。
天聋地哑、应时应晌,意味深长的词语,似乎蕴含着禹功成就的秘密。
天聋地哑来源于上古社会的天地崇拜。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这既是自然的伟大之处,也暗含了不能尽如人意的遗憾。当禹之世,洪水肆虐,生灵涂炭,求告无门,不正是天聋地哑的状态吗?正是鲧与大禹世代相继,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奋斗,才疏浚了河道,使人民安居乐业。应时应晌,代表着生产力的跃升,以及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
禹王殿的四壁绘满了大禹传说故事:禹王锁蛟、化身黄熊、夏启诞生、牛王邀功……画面颇为精美。
治水传说中,大禹曾经多方求助,在黄河边得到《河图》,在具茨山得到治水宝书,才打开了治水的思路。禹州还流传有这样的故事:大禹劈开龙门的做法,即因受到一位农人的启发。
作为治理洪水的代表人物,大禹的成功离不开同时代诸多治水英雄的共同奋斗,更需要借鉴前人的智慧。
孔子这样评价大禹:“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孔子赞扬大禹,并不局限于事功,而是赞扬其有所取舍的人生态度。
不追求奢华享受,但不吝于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鬼神的敬意;不喜欢华丽的衣服,但尊重衣冠礼制;不在意住宅条件,却能把精力放在治理水患上。
《左传》中,与孔子同时期的刘定公说:“微禹,吾其为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
纪念大禹的功绩,正是要继承他以民为本的精神。
“棺材石”的来历
禹山之上,禹迹处处。拉王庙建筑群之外,还有平面石、石摞石、石椅、石棺、试剑石、老龙窝、拉庙坡、蛟龙骨、斧劈石、禹王阁、禹泉、娘娘泉等景观。
相传,平面石是块大红石,有一间房那么大,是禹王晚上与众臣乘凉休憩、讨论大事的地方。
石摞石又叫高高石,禹王常站在上面,眺望四方,观察水势。
禹山原名龙凤山,传说有龙和凤生活于此,它们是大禹治水的好助手。山体之上,不时可以看到岩石上龙筋暴露,那便是神龙在山中游走。半山腰有一道深深的沟槽,传说是神龙开山留下的痕迹。
山上有一块巨石,叫“棺材石”,来历也很奇特。重臣项伯原是山西人,追随大禹来到这里治水,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大禹安排人送他的棺木回老家,走到半山腰停了一宿。第二天,人们发现棺木已经变成了巨大的山石。后人祭拜“棺材石”,既是为了缅怀先贤,也是为了满足“升官发财”的愿望。
“文革”时期“破四旧”,一名地方干部派人把这些石头景观炸得稀烂,只留下这个炸不烂的故事,岁岁流传。
神话,是古人的记录方式
禹州市文史专家教凤麟说:神话,是古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方式,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往往隐藏着历史的真相。
大禹是上古时期有为的政治家。《尚书》记载了大禹的许多治国言论,也通过大禹同时代人的叙述,歌颂了他杰出的功绩。他在治理水患的同时,特别注意民生,指导人们发展农业生产,使水利设施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
由于大禹功勋卓著,受到人民的爱戴拥护,帝舜就将他确定为继承人。据说大禹在舜死后,曾让天下于舜之子。但天下诸侯心目中只有大禹,纷纷前来朝拜。大禹就继承帝位,国号叫夏。之后,他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从此,人们常把中国称为九州或禹域。
教凤麟说,位于河南省中部的禹州,是大禹神话的发源地之一。大禹出生、开山治水、涂山娶妻、三过家门而不入、打开龙门口、诸侯山治水、禹王锁蛟、禹贡九州等故事,构成了完整的神话体系。这些神话所反映的时代,正是由禅让制向家天下的转型期。这些神话记录了当时的生产生活风貌,其中所蕴含的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精神,始终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禹州各地发现了大量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与神话传说,共同印证了禹州在夏代历史中的特殊地位。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相关链接:夏文化探索
“华夏”新解
赵春青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孔子曾视“夏”与“华”为同义词,从《尚书》起,“华”与“夏”开始连用,合称“华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凡此种种,一再说明,华夏一词,不仅具有地理层面的涵义,还具有更深一层的文化沉淀的涵义。
随着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考古学家们对“华夏”一词,有了自己的理解。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认为华、花与华山脚下的华族有关,而考古学上最早发现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盛行花瓣纹彩陶图案,应是华人的象征。截至目前,绝大多数考古学家已经认识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花瓣纹常见于黄河中游地区为核心的地区,并形成史前中国的第一次文化浪潮。中国是花的故乡,华夏大地是花的海洋,应肇始于此。
“夏”也有丰厚的考古学证据。据相关考证,夏朝是指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中国第一个朝代,而被指认为夏文化的考古学文化有中原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文化和二里头文化。
如果说,花儿朵朵伴随着最初中国的雏形,那么夏王朝的建立更是促成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最终形成。大禹治水是流传后世的佳话,也是大禹功绩显赫的证据之一,大禹成为夏王朝的奠基者。夏启是夏王朝的第一代君王,他改变了禅让制,实行父死子继的家长制,确立了中国2000多年的世袭制,可见夏王朝对中国政治制度深远的影响。
“华夏”一词的考古学证据,“华”文化以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代表;“夏”文化是指距今4000年左右的河南龙山文化和距今3850至3750年左右的新砦文化以及距今3750至355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在夏文化当中,又以二里头文化发现得最早。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命名的。从1959年起,该遗址经历了前后数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探寻,发现了一大批夏代遗存,如雄伟的宫殿建筑、神秘莫测的绿松石龙、古朴端庄的玉璋、纵横交错的道路网格等,无言地诉说着夏代的往事。
然而,二里头文化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年,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50年间。这一年代,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夏代前期的公元前21世纪到18世纪还有200来年的差距。换言之,二里头文化只不过是夏代晚期的文化。那么,夏代前期的文化又会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