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炜华
“我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应用在肿瘤治疗上,延长患者生存时长,提高患者生命质量。”7月6日,在接受采访时,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孙颖川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和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团队一起,致力于肿瘤病因学研究及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
几乎在从医伊始,孙颖川就有了与肿瘤战斗一辈子的想法。
因为长辈从医,孙颖川从小耳濡目染,有很强烈的“给人治病”的愿望。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医。后来,他很亲近的一位长辈得了恶性肿瘤。他目睹了这位长辈与癌症抗争时的痛苦挣扎、生命的日渐消耗。苍白的无力感,让孙颖川决心从事肿瘤学,他希望能帮助肿瘤患者减少痛苦、延长生命。
因为曾亲见患者之苦、亲尝家属内心之煎熬,在与肿瘤患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孙颖川从未退缩过,也对肿瘤患者有着无限的耐心与包容。
刚到临床时,孙颖川接诊了一个从外院转诊到该科、患宫颈癌的老太太。因为前期治疗不规范,老太太的膀胱阴道瘘很严重,时不时会有尿液渗出,身上常常有股难闻的味道。但孙颖川好像失去嗅觉一般,仔细地为老太太做诊
断、开处方、调整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太太的病情逐渐好转,排尿功能得到了改善,宫颈癌也得到了控制。
从那个时候起,孙颖川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患者享受到规范化治疗,让患者的生存更有质量。
“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药物治疗、心理抚慰、家庭支持缺一不
可。”孙颖川说,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在疾病认识与治疗方法上与时俱进,而且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做好与家属的沟通、科普肿瘤防治知识。
从事肿瘤临床十几年,孙颖川已经成长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肿瘤治疗学后备学术带头人,同时,他还是河南省医院协会消化道肿瘤综合诊疗管理分会常委、河南省医院协会肿瘤微创治
疗管理分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青年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委员。
对于很多肿瘤患者来说,心就是命。患者内心对未来的希望不灭,疾病的治疗与控制就有更大可能向好发展。而对孙颖川来说,让患者对疾病治疗充满希望的方法,就是不断将更好、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应用于临床。
读研究生期间,孙颖川曾在某肿瘤免疫重点实验室做研究。那个时候,免疫治疗还仅仅存在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孙颖川已经能从接触到的实验数据中看到免疫治疗将给肿瘤患者带来的巨大改变。走上临床岗位后,他从未间断过对免疫治疗的关注,他了解免疫治疗是如何从实验室一步步走向临床、走到患者身边的。他更加清楚转化医学对疾病治疗的意义——它跨越了基础医学研究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之间的“鸿沟”,可以快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临床诊治方法。
新型科研成果在临床方面的推广使用,让孙颖川看到了治疗肿瘤的更大希望。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人投身肿瘤的研究与治疗,我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孙颖川说,他愿用尽一生捍卫肿瘤患者的生命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