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倒霉大叔”不倒霉 三度进京载誉归

本报记者 毛迎 张铮

《倒霉大叔的婚事》三度北京巡演结束后,剧组人员和专家们合影。

《倒霉大叔的婚事》三度北京巡演照片。

核心提示

“春风吹得人心醉——”伴随着“倒霉大叔”常有福悠扬欢快的唱腔和幽默诙谐的表演,一幕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的场景在舞台上展现……

随着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北京巡演圆满落幕,任宏恩、汤玉英、艾立等原班主创人员精彩的演出引发了广泛好评。

《倒霉大叔的婚事》三度进京,受到了专家们高度评价。原班主创人员载誉归来,又为许昌人民献上了视听盛宴。6月30日晚,2023年许昌市“中原文化大舞台”惠民演出在许都大剧院拉开帷幕,《倒霉大叔的婚事》精彩亮相,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这部地方戏究竟有何魅力,传唱39年经久不衰?7月4日,记者采访了著名剧作家、《倒霉大叔的婚事》编剧齐飞,听他讲述这部戏的创作过程及三度进京的故事。

1.三度进京,次次赢得赞誉

“此次全国巡演5月12日启动,在许昌、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地演出多场,广受好评。这是《倒霉大叔的婚事》第三次进京演出。在北京的巡演非常成功,座无虚席,观众掌声不断。”齐飞说,北京巡演结束后,专家们还在中国评剧院召开了座谈会。

专家们一致认为,《倒霉大叔的婚事》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鲜明艺术特征的经典剧目,成就了许昌戏曲事业的一座丰碑。

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巡演通过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项评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倒霉大叔的婚事》能够争取到这项基金,充分说明了这部戏剧的经久魅力。

1986年,由著名剧作家齐飞编剧,任宏恩、汤玉英、艾立等主演的《倒霉大叔的婚事》应邀赴北京演出一个月,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轰动了京华。

“时任文化部部长王蒙冒着大雨来看演出,中场休息时特意和我交谈。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看戏后上台接见演员时高声说道:‘吉祥剧院起风雷,倒霉大叔不倒霉。’”齐飞回忆起1986年进京演出的场景,感慨万千。

当时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同时对该剧进行了实况转播。马季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第一篇评论文章,并让弟子们都看看这部戏,于是姜昆、冯巩等都来了;戏剧家吴祖光偕夫人新凤霞看戏后,在《中国戏剧》上发表了题为《编织出崭新的生活》的评论文章;大作家李準看戏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戏曲春天的信息》的文章,字里行间饱含文学大家对这部戏剧的肯定和喜爱。

《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一台乡间戏,赢得万民心》,首都10多家报纸对该剧进行了报道。该剧演进了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为许昌争得了荣誉。

该剧剧本荣获全国第四届优秀剧本奖,曹禺亲自为有关人员颁奖。同名电影获全国优秀戏曲影片奖,同名戏曲电视剧获全国“长城杯”一等奖。

2018年,《倒霉大叔的婚事》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入选剧目,再度进京演出,长安大戏院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截至目前,该剧已在全国累计演出超过6000场,成为继《朝阳沟》之后河南戏曲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

2.经典再现,引发“致敬”热潮

《倒霉大叔的婚事》第三次进京演出,最让人动容的是主演们的敬业精神。

常有福扮演者82岁的任宏恩、侯圈扮演者79岁的艾立、魏淑兰扮演者77岁的汤玉英三位主演,以及柳东山的扮演者82岁的乔俊明、东山婶的扮演者79岁的刘彩霞等老艺术家们再次登上舞台,与许昌市艺术发展中心的中青年演员共同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场充满真情、亲情、友情、热情的文艺大餐。

“致敬三位老艺术家,几代人的温暖回忆!”

“三位主演高龄坚持演出,点赞!”……

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老艺术家的敬意和对《倒霉大叔的婚事》这部戏剧的热爱。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点评中说:“五位老师宝刀不老,表演入木三分。”

中国剧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春梅说:“老师们都80岁左右了还坚持在舞台上演出,表演那么投入,唱得那么好听,让观众得到了享受。”

国家一级演员、一级导演、许昌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黄力杨担任此次巡演的复排导演。回忆起排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黄力杨说:“每次排练,他们都提前到场,对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敲、琢磨,精益求精,着实令人感动。”

从青丝到白发,剧中的“名角”和背后的“名家”敬业奉献、精湛表演,让一部戏剧“红”了39年,使经典永不落幕。

3.讴歌时代,佳作经久不衰

“现在的人真能,半夜三更还在云彩眼儿里飞哩!”

“这鞋大小都中,大小都中。”

“给,你吃个熊猫。”“啥?熊猫?”“是熊猫牌的糖!可甜了!”

这些诙谐幽默、土得掉渣的对白,让无数观众忍俊不禁。

《倒霉大叔的婚事》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的一部经典好戏,凭借一波三折的故事、幽默生动的语言、亲切浓郁的乡土气息,赢得了几代观众的喜爱,成为戏剧舞台上的常青树。

该剧以“春风吹得人心醉——”一句开场,走上了舞台,也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许昌戏剧艺术一个不老的传奇。

齐飞在谈到“春风”一词时,强调春风指的就是改革开放,它如春风一样,让祖国大地生机盎然。农村在改革开放后短时间里的变化,让他有了创作的冲动。

齐飞认为现代戏创作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百姓。《倒霉大叔的婚事》创作背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农村,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进行了创作,很快写出剧本,在全团通剧本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当时创作的点滴,齐飞记忆犹新。

《倒霉大叔的婚事》以生动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感受到改革春风的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农村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活跃了农村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齐飞的创作激情不断迸发,几十年笔耕不辍,书写着老百姓身边的故事,用一部又一部鲜活的戏剧作品,阐释着“作品与时代同步,艺术与人民同心”的创作理念。

1984年,《倒霉大叔的婚事》立上舞台。这部戏首演就连演17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一票难求。

1985年,《倒霉大叔的婚事》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举斩获了导演奖、音乐奖、舞台奖、演员表演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使任宏恩、汤玉英、艾立三位演员名扬中原。汤玉英凭借此角,成为河南第一位“梅花奖”获得者。

1987年,《倒霉大叔的婚事》被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和河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成同名电影,获得全国电影戏曲片政府奖。随后,河南电视台又拍摄了三集同名电视剧,获得全国“长城杯”一等奖。

2018年8月,《倒霉大叔的婚事》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入选剧目进京演出。

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三度北京巡演,再次载誉归来,又一次印证了这是一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作品,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倒霉大叔的婚事》北京巡演受到专家高度评价

陈涌泉(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现场观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叫好声,足以说明经典永恒的魅力。虽然这部戏诞生将近40年,但如今演出依然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很强的感染力。之所以受欢迎,从编剧的角度来看,该剧紧跟时代步伐,能够反映时代前进的足印,能够塑造鲜活的人物,写出鲜活的语言、鲜活的情节,充分展示齐飞老师不凡的功力,从家长里短写出深刻的哲理。五位老师宝刀不老,表演入木三分。我对此次成功的演出表示热烈的祝贺!

王春梅(中国剧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第一是感谢,感谢齐飞老师邀请我来学习。这部戏已经演了好几千场,确实是一部好戏、一部经典大戏,百看不厌,轻松之余也受到了教育。第二是感动,老师们都80岁左右了,还坚持在舞台上演出,表演那么投入,唱得那么好听,让观众得到了享受。祝老师们身体健康,艺术之树常青!

孔培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著名戏曲评论家):致敬经典!这个剧本接地气,人物生动鲜活。老艺术家确实功力深厚,看到了三代常有福、魏淑兰的表演,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上一代老艺术家给我们的艺术滋养,又融入更多时代的元素。再次祝贺各位艺术家,致敬齐飞老师!

赓绪华(《中国戏剧》原主编、著名戏剧评论家):向各位老师致敬,向齐飞老师致敬,向经典致敬!我有幸三次观看这部戏。这部戏以小见大,妙趣横生,是时代的镜像,弥漫着中原大地泥土的气息,更让人触摸到中原人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其中特别鲜灵的方言,蕴藏着丰富多彩、深刻独特的中原人文景观,每个细节都张扬一种正气。这部戏声腔好、剧本好、表演好。

谢柏梁(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原主任、二级教授、著名戏剧评论家):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现象级的作品,以传播的数量、流量作为基数的话,一点都不弱于西方的音乐剧。这部戏写出了时代的精神,体现出中国人精神解放的过程和脉络,这才是这部戏久演不衰、常演不衰最大的秘密。演员在台上的整个表演值得研究,演员们值得敬重。我觉得他们具有了现代戏表演较高的神韵,宝刀不老,炉火纯青!

王亚勋(中国评剧院原院长、著名戏曲音乐家、戏剧评论家):感谢老艺术家、所有的演职人员精彩的呈现!剧本写的是小人物,大内涵,故事生动,人物鲜活,性格鲜明,确实是经典永流芳,今天看依然很贴近时代,活灵活现,神韵都在里头。这次巡演对于我们同行来说有很多的启迪和启发!

蒋洪广(中国戏剧学院表演系副主任、一级导演):看完之后总结了六个“美”,第一是编剧编写的情感之美,以情动人,牵动人心;第二是导演手法传统、时尚、新颖之美;第三是戏曲唱腔音韵之美,细腻动人,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第四是戏曲身段动作调度之美;第五是戏曲角色创造之美;第六是舞台样式清新简洁、传统时尚之美,舞台上感觉像幅油画。



本版摄影:王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