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寻禹·探源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3期 禹王锁蛟井篇

锁蛟安澜 世代人民的心愿

禹王锁蛟井

禹王锁蛟井井亭

禹王锁蛟雕像

大禹像

(扫码观看视频)

(扫码观看图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3期 禹王锁蛟井篇

锁蛟安澜 世代人民的心愿

■本报记者 邓雷 刘俊民 杨红卫/文 吕超峰/图

7月12日,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教之忠,再一次来到禹王锁蛟井旁,为观众讲述起大禹锁蛟的故事。

教先生已年逾九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他参与了禹州市文物保护工作的全过程,既是地方文物的守护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宣传家。

大禹遗迹保护,是他职业生涯重要的一部分。大禹锁蛟井,就是在他的奔走努力下,得以恢复的。

退休之后,他还保留着这样一个身份——大禹神话非遗传承人。

神秘的八角琉璃井

禹王锁蛟井,曾经是禹州城内最神秘的风景。

1959年,夏代考古先驱徐旭生先生来到禹县进行考察,“将看传为禹王锁蛟的石塔,但门已锁,看守人不在,遂止。此物不问即知其非甚古,但似有艺术上的价值,所以我们也想看一看”。

古钧台南街路西,曾有一座关帝庙,庙南邻为一佛堂,内奉一古塔,石制,底座八角。传言塔下有深井,可通海眼,故建塔以镇之,俗称“八角琉璃井”。

1951年,宿白先生在发掘白沙宋墓时,考察了这座被称作“八角琉璃井”的“石塔”,推定为北宋年间的石经幢。他特地注解道:“‘八角琉璃井’一名不可解,但用幢镇水的传说似较普遍,如沈阳故宫前面的‘大石面’(辽幢),群众即传言其下为海眼。”

在禹州,传说曾有好事者欲搬掉石塔,向下挖掘至数丈,见一石板,上面有这样的字句:“井上有石,石上有花,花上有城,城上有阁,阁上有塔,不可再挖,石下有井,深不可测。”投一瓦砾,许久才听到回声,人们惊骇不已,迅速封井竖塔。

“石上有花,花上有城”等句,描述的正是这座石幢的造型。

可惜的是,这座精美的宋代文物,“文革”时期被人砸毁。“海眼”传闻归于破灭,禹王锁蛟的故事也失去了依附。

锁蛟井的重生

20世纪70年代末,教之忠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

当时,禹县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有哪些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可以拿得出手,对外开放呢?

在以大禹命名的城市,大禹文化遗迹当然是个重点。禹王锁蛟井的恢复,被列上议事日程。

据教之忠研究,禹州城内原有一座真正的禹王锁蛟井,距“八角琉璃井”并不远。但清末时已被填埋,原址被辟为药行。

禹王锁蛟的传说,后来被“转移”到“八角琉璃井”。但那本是个经幢,说是“井”实在牵强,况且已经没了踪影。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教之忠决心找到那口古井,恢复旧观。

当时,古井原址所在,已被划为某单位办公地点,地面上早就踪迹全无。教之忠访问了许多知情人,最终确定了井址。

“淘挖的时候,挖出许多汉代券砖。可见这口井,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教之忠说。

既称锁蛟井,就得有条结实的锁链,也得有个系锁链的地方。

“井淘好了,我就找来根大石桩立在旁边。”教之忠说,“又了解到一个铁匠见过古井上的铁链,就请他仿照原样又打造了一根。”

后来,又在井上建了歇山式亭榭。亭子卷脊挑角,古香古色,内部粉壁彩屏,外壁檐下绘有24幅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禹王锁蛟的塑像立于井旁,铁链垂向井中,青石雕刻的蛟龙头隐约可见。

锁蛟井,成了禹州著名的大禹遗址之一。

石头能开花吗

大禹锁蛟的故事,源远流长。《山海经》记载:“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

无支奇,又写作无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

为害天下的水怪无支祁后来演化为蛟龙,与大禹斗智斗勇。禹州的民间故事版本,别具一格。

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禹州城北关住着一对老夫妇,膝下无子,收留了一个被水冲来的孤儿当干儿。这孩子聪明伶俐,老两口视如掌上明珠。但他一不学文,二不习武,啥事也不干,整天泡在颍河里戏耍。

老两口心里不安,生怕儿子有个三长两短。他们无论怎样劝阻都不济事。那孩子死活不改,非下河玩水不可。老两口没办法,只好任他去玩。

十冬腊月,寒风刺骨。大禹从颍河边经过,见河里有一顽童在玩水,浑身冒着热气,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大禹定睛一看,发觉这顽童是蛟龙所变,立即派人盯住这孩子,看他家在哪里。

原来这只蛟龙怕被大禹捉住,才变化成小孩儿,躲在老夫妇家里。

第二天,大禹扮作一位老汉来到顽童家里,以喝水为名,和老人攀起来,问道:“老哥,你家有几口人,膝下有几个孩子?”

老汉长叹一声:“唉!命中无子,收了个干儿,他却生性顽皮,每天啥事不干,只知道去河里洗澡,俺老两口多次劝说,他都当耳旁风,快把人气死了。”

大禹说:“大冷天我见一个孩子在河里玩水,想必就是他吧!”

老汉说:“正是。”

说话间,天已晌午,老人便留大禹在家吃饭。大禹满口答应,老汉让老伴儿做了面条招待大禹。饭刚端上桌,只见那孩子从河里回来了。他进门看见大禹,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说时迟,那里快,大禹顺手从碗中捏起一根面条,叫声“变”,面条立即变成一根又粗又长的铁索。他手拿铁索,只听“哗啦”一声,套在那孩子的脖子上。

顽童现出原形,原是一条几丈长、口如血盆、眼似灯笼、张牙舞爪的蛟龙。大禹将其镇压于八角井内,自此河水安宁,人民安乐。

教之忠说:“古人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看到洪水为害,以为有蛟龙这样的神怪兴风作浪。哪个地方发了洪水,就说‘起蛟’了。作为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锁住了蛟龙,也就象征治服洪水,代表了世代人民的美好心愿。”

他抚摸着井边光溜溜的石桩,又说:“蛟龙虽被镇压在井里,但他一直盼望着恢复自由。当初被锁在井里的时候,他问大禹:‘我啥时候能出来?’大禹随口答道:‘除非石头开花那天!’蛟龙也知道,石头是不会开花的,因此就老老实实地待着。”

“后来,发生了一个意外。”教之忠讲道,“有一个新上任的州官来到锁蛟井,他想看看井里被锁的蛟龙到底是啥样子,但又怕头上的纱帽掉进井里,所以随手摘掉纱帽,戴在这个石桩子上。井里蛟龙看见石柱上花花绿绿的帽花,以为是石头开了花,挣扎着要出来。转眼间,井里呼呼声响,井水一个劲儿往上涨。州官吓得魂不附体,掉头就跑。衙役取下纱帽赶紧给州官送去。蛟龙看清石柱并未开花,才又安静了下来。”

天下几多锁蛟井

大禹既是中华民族上古帝王,也是治理水患的英雄人物。

在古代,各地多建有禹王庙,定时奉祭,以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禹王庙中,常设禹王锁蛟的纪念物,作为传说的实证。

禹州之外,现存的禹王锁蛟遗迹,有山东济南的舜井、江苏淮阴龟山的无支祁井、重庆巫山锁龙村的锁龙柱等;河南桐柏县淮河源头、河南商丘归德古城八关斋内,也各有一座禹王锁蛟井。

在民间传说中,这些大禹遗迹在颂扬大禹治水精神的同时,与当地风物相结合,异彩纷呈。

如桐柏传说中,蛟龙潜藏于一个山村,喝光了大山里的水源,导致天下大旱,大禹化身一白胡子老汉前来降服。

白胡子老汉手摇一柄拂尘来到村里,笑眯眯地对老百姓们说:“你们不是天旱没水喝吗?我这里有绿茶叶,吃一片不渴不饿,吃两片神清气爽,吃三片可以长生不老!”

从人群里钻出一个穿红兜肚的小孩儿,跑上去伸出手对白胡子老汉央求道:“老头儿,给我一片绿茶叶吃吧,我口渴得很呢!”

白胡子老汉给他一片嫩嫩的绿茶叶。小孩儿吃了,嘴里又凉又甜,觉得十分舒坦,便上去一把抢过白胡子老汉手里剩余的茶叶,大口大口吞了下去。

原来,这小孩儿是蛟变的。他想:“我把这绿茶叶都夺来吃掉,从此就再也不怕渴啦!”

哪晓得,吞下的绿茶叶,化成了一节节锁链,被吐了出来。顿时,他的五脏六腑疼得刀绞一般,在地上直打滚儿,现出了蛟的原形。

蛟龙就这样被驯服,乖乖地跟着大禹下山了。因链索穿心,疼得厉害,蛟一路上扭了二十四个弯。后来人们就把这段山路称为二十四扭;把蛟歇息的小村庄,称为扭庄。

教之忠说,神话与名胜古迹相结连,是神话地方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故事情节与地方风物相结合,使人们从感情上或从直观感受上,都认为这个神话故事是在当地发生的,是真切可信的。神话融入日常生活,才能够代代相传,教化人间。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相关链接

夏文化新探索

什么是夏文化

赵春青

在一些夏文化研究者的论文中,他们所说的夏文化,年代不在夏积年的范围中,地域不在夏王朝统治区域内,文化内涵也不是考古学文化遗存所表现的东西。我们认为,夏文化与夏时期的文化,是彼此关系密切而又存在明显差异的一对概念。首先,我们讨论一下考古学文化概念上的夏文化。

夏鼐先生将夏文化定义为:“夏文化应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该定义包含了时间限度和文化族属两个方面内容,而对空间范围和社会性质却未作说明。邹衡先生则认为,夏文化的定义必须包括后两方面的内容。夏、邹二位先生对于夏文化定义的阐述,夏文化的起止时间也就是夏王朝的兴亡时间,即上限为禹启建国,下限为夏桀亡国。夏文化如果是以历史上建立了夏王朝的夏人为主体的文化遗存,它出现的时间就很可能在夏王朝建立以前,它的消亡也应当在夏王朝灭亡以后。用夏朝的存在年代来界定夏文化的时间范围,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众所周知,在夏商周之前的史前社会,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是以首次发现的小地名来命名考古学文化的,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当历史进入到夏代以后,被命名为夏文化者,既有考古学文化,强调首次发现的小地名,又有夏时期的族属文化,如夏时期的中原夏文化、东方地区的夷文化、西北地区的戎文化等。这些众多文化,合在一起,共同成为夏时期的文化本是没有什么大错的。

夏时期的文化,也不宜只有一种文化,应该能够看到即使是一个祖体的文化,往往因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文化面貌,如龙山时代的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处于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的新砦文化,处于夏代晚期的二里头文化。这三种文化都是夏文化,只是因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文化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一支考古学文化即二里头文化视若自始至终的夏文化就是太狭隘、太片面了。

除了这些,还应注意夏文化的区域性,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疆域是辽阔的,而辽阔的疆域内夏文化呈现出同时代的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这样,夏文化就有中原的核心文化,周边的周临文化之分。

总之,我们认为,夏文化和夏时期的文化要区分开来,特别是夏时期要基本遵照公元前2070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的文化界限,凡是此时间期间的文化遗存、而又与夏文化有关联的文化遗存都可以叫夏时期的文化,至于是不是夏文化,是夏文化核心区的夏文化,还是周临地区的夏文化,就需要进一步详加区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