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高质量建设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中共许昌市委书记 史根治

编者按

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3年第6期(总第15期),刊发了市委书记史根治的署名文章《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文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内涵要义、实践做法、先行示范三个层面,阐释了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许昌思考、许昌行动。现将文章予以刊发。

高质量建设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中共许昌市委书记 史根治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发文,确定许昌全域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是河南省唯一、全国11个试验区中仅有的2个全域试验区之一。党的二十大闭幕后,河南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支持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我们坚定扛起责任使命,抢抓试验区建设机遇,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上勇闯新路、勇当先锋,努力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许昌模式”“许昌经验”。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五次赴河南考察调研,提出坚持“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等重要要求,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深学细悟、对标对表,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要素配置合理化是牵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生产要素从乡村流向城市,引发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充分运用改革“关键一招”,加快构建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解决好“谁来干”“地咋改”“钱咋来”等难题,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产业发展融合化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依托区域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形成城乡产业互促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城乡融合产业基础。

基础设施联通化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设施不完善、区域不平衡、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城镇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对于推动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要完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提档升级,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是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短板。要加强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协同与制度衔接,持续推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努力缩小地区、城乡、人群之间的服务供给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享有、便利可及。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着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试验区获批以来,许昌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紧扣重点任务、深化改革实践,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农村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一)坚持改革闯路,畅通要素流动

引导农业科技人才下乡。修订完善“许昌英才计划”3.0版政策体系,选派268名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探索实行科技副乡(镇)长制度,选派156名专家人才到基层挂职。健全县(市、区)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村科技示范主体和科技示范户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推动专家下沉、服务落地、技术到人、指导到位。

创新农村产权融资模式。以整村授信为抓手,将“授信额度、贷款利率”与信用村创建挂钩;以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突破口,创新颁发农村土地流转使用权证。建立风险防范“项目库”,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

探索农地入市改革路径。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办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对全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普查,按照工矿、商服、公共服务等用途进行分等定级,编制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废弃厂院等低效用地,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县域流通,实现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网上拍卖、挂牌交易。

加快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实施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建强农业创新载体,全市农业类高新技术企业达18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21个。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入乡转化科技成果数据库,把国内外优质农业科技成果积极向企业推介。依托许昌科技大市场,定期举办涉农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二)坚持系统观念,做强产业支撑

突出规划先行。坚持“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制定出台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把乡村产业与城镇规划相结合、与土地利用相衔接、与改善环境相统筹,拓展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推进农业、林业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深度融合。

着力拉长链条。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壮大肉制品、蜂产品、食用菌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围绕生产观光型、采摘体验型、旅游休闲型等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将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带动群众持续增收。2022年,许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21.4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城镇居民3个百分点。

持续擦亮品牌。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创建具有许昌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和产品商标。目前,全市拥有绿色食品6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文化资源,7个村荣获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称号、14个村荣获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称号。

强化数字赋能。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引导鼓励物联网企业参与产销环节,加快农商产业联盟培育和农村物流网点布局,全市创建省级以上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淘宝镇、村数量均居河南省第2位,基本实现行政村快递直投服务全覆盖。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共建共享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城镇零门槛落户政策,积极推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1万人,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万人。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所有建制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乡镇二级以上公路连通比例达到96.1%。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推进城乡燃气设施一体化建设,编制实施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规划,梯次推进县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覆盖城乡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保持传统村庄肌理和乡土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广“一宅变四园”和果树进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让农村留得住乡愁乡韵。全市整治荒宅荒片2.3万处、建设“四园”(菜园、游园、花园、果园)近2万个,建成果树进村示范村146个。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学校整体布局,扎实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努力形成“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县城或较大乡镇集中、小学向镇或规模较大行政村集中”办学模式。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学校“大班额”“择校热”问题有效缓解。深化集团化办学,推广“强校+弱校”等办学模式,校际差距持续缩小。深入实施“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大力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实现城乡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个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统筹推进市级“四所医院”、县级“三所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县域医疗中心实现全覆盖。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在中心城区形成15分钟“阅读圈”,建成1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分馆基本实现全覆盖,10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441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标,让群众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四)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效能

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并在全省率先延伸至机关、企业等领域,统筹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高质量完成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消除。向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大力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切实选优育强“头雁”队伍。

着力推进“四治”融合。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智网”平台,排查整合1万余个基层治理网格,3.4万名“平安守护志愿者”开展上门服务,实现“网中有人、一网统筹”。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建成省级法治县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3个。健全村(社区)工作运行机制,运用“一编三定”“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基层协商能力和治理水平。

着力推动重心下移。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向全市75个乡镇下沉编制1710名,基层工作力量得到大幅加强。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内设机构,理顺条块关系,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强化调解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一村一律师”,发挥专业优势,破解治理难题。创新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将每月的10日、20日,分别确定为市、县两级联乡帮村工作日,组织5300多名干部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建立机关干部下沉街道与基层干部“手拉手”工作机制,选派市直机关283名干部联系“三无”小区,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着力推动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并围绕共同富裕这一战略目标进行了规划设计和部署。许昌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有基础、有条件在共同富裕上先行先试、探索路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统揽,着力打造经济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确保到2025年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共同富裕上蹚路子、闯经验,与时俱进谋新篇。

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蛋糕”。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是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兴市、制造业强市”不动摇,聚焦构建“633”工业发展体系,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装备制造、烟草及食品、发制品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做优建材、化工、轻纺三大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强化市域一体理念,努力缩小差距。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郑许一体化发展步伐,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突出就业创业支撑,促进普遍增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在“调高”“扩中”“提低”上持续用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家底子”厚起来。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优质共享。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文化等社会事业,推进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加快构建治理体系,保持和谐稳定。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保平安向创平安、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一时一域平安向全程全域平安转变,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许昌、平安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