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8期
瓦店遗址:夏初都邑 八方来风
■本报记者 邓雷 刘俊民 杨红卫/文 吕超峰/图
1979年,24岁的方燕明和同事在禹县(今禹州市)境内颍河沿岸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瓦店遗址。从此,对瓦店遗址的研究,贯穿了他的职业历程。
40余年来,瓦店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一批重要成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作出了独特贡献。2006年,瓦店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夏,这里发掘出大型祭祀遗迹全貌,轰动全国。
7月24日,在瓦店大型祭祀遗迹前,记者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进行了专访。
瓦店遗址的发现
1977年,方燕明结束了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涯,来到河南省文物部门,与考古正式结缘。
“我1977年入行时,正好赶上夏文化探索的一个高潮。当年,安金槐先生挂帅在登封告成一带开展夏文化探索,发掘了王城岗遗址。对于我来说,刚刚工作就能参加到探索夏文化当中,应该说是非常幸运的。”方燕明回顾道,“后来,安金槐先生说,不能光在王城岗做工作,因为夏人的活动范围很大。1979年,我和另一位同事花了一年的时间在禹县颍河两岸进行调查。那个时候条件很艰苦,基本靠步行,还要带很多东西,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跑了一年,发现很多遗址,试掘了吴湾、董庄、崔庄遗址,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瓦店遗址。”
许昌通往洛阳的古道,在禹州西部,大体沿着颍河河道。顺着河岸到登封,翻过十八盘,就到了洛阳。方燕明的调查路线与此相同,沿着颍河顺流而下,从白沙到花石,然后到顺店,又到龙池,最后到了瓦店。
“东高岗,也就是现在瓦店村石牌坊处有个断崖,断崖的东边和北边是颍河。因为河水冲刷,很多陶片暴露在外面。”方燕明说,“根据经验,当时就觉得这个遗址很重要。因为遗址规模小的话,陶片很少,只有零星的几片,不好观察。但这里陶片数量就很多,陶器又很精美!”
因何与众不同
20世纪8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对瓦店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许多精美的器物。
为了研究瓦店遗址,考古工作者又分别在1997年、2007-2010年展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发掘出来的遗存进行分析,来探索瓦店遗址的具体年代和内涵,此时发现了距今4000年前后的祭祀遗迹”。
2020年6月,瓦店遗址启动第四次发掘工作,对祭祀区进行了完整的发掘。这是“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的关键一环。
“概括来说,瓦店遗址的特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概括。”站在瓦店遗址考古工作展示牌前,方燕明向记者一一列举瓦店遗址考古的重要成果。
首先,通过勘查,确认禹州瓦店遗址现存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是河南省境内的超大型龙山文化遗址,从遗址的面积、文化遗存堆积的厚度,到包含的文化遗物,都是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另一个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王城岗,总面积只有50多万平方米。
其次,在这个遗址上发现了纵横交错的沟壕。这些沟壕不仅将遗址进行了分区,推测还是当时的水利设施,兼有防卫功能。一般来说,当时中原地区居民主要吃旱地作物,就是粟和黍。但在瓦店是不一样的,除粟和黍量很大以外,稻子的量也很大,基本对半。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就要有对水利系统的使用。这个水利系统,也可以与大禹治水的传说联系起来,代表了当时的水资源使用水平。
最后,通过考古研究,发现瓦店遗址的文化因素非常丰富。王城岗遗址文化面貌比较单一,呈现的是考古学上的王湾三期文化,是当时嵩山地区的文化面貌。瓦店遗址除王湾三期文化外,还有山东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江汉平原的石家河文化,另外还有陕西、河北等区域的文化因素。四面八方的文化都汇聚在这里。
“这就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比如说大都市人口的来源很多,小村庄基本上就是当地人。瓦店在4000年前后有多种文化汇聚,呈现的是大都邑特有的吸引力。”方燕明说,“瓦店遗址的主要使用期,进入了公元前2070年夏代纪年里面,可以说是夏代最早的都邑类遗址。或许与‘禹启都阳翟’‘启有钧台之飨’相关。”
早期国家的支撑
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诞生,除政体发生变化以外,还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瓦店遗址呈现出的社会经济面貌,为早期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学术界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就是在距今4000年左右,或者说夏代初年的时候,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粟、黍、稻、麦、豆等“五谷”的完备。如果碰到自然灾害,或者是其他不可抗拒原因,单一作物就很难支撑起人们的生活,而种植多种作物,抗风险能力就更强一些。这些作物遗存,在瓦店均有发现。
除五谷之外,瓦店遗址还发现了四畜,即牛、羊、猪、狗的存在。早期社会,人们主要是靠狩猎,或者渔猎来生活,捕捉野生动物,收获不稳定。到瓦店时期,人们饲养牛、羊、猪作为主要的肉食来源,社会就稳定得多,因为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特别对脑的发育。
瓦店遗址、王城岗遗址控制着嵩山东南广大区域,可以支配其中的所有资源。为了解当时的手工业发展状况,考古工作者专门进行了资源域调查。结果表明,当时的重要工具是石器,包括石铲、石刀、石矛等,生产这些石器的石料出产于周围的具茨山、箕山等地。瓦店遗址出土的蛋壳陶、白陶表明,当时的制陶技艺高超,相关资源也很丰富。经调查,瓦店周边有丰富的木材资源,也存在玉石和铜矿。
简单地说,4000年前后,经济技术的长足发展,促使中原地区嵩山的这个地方出现了早期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代文献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战争活动是古代社会非常重要的大事。
多年来,对夏代早期祭祀遗迹的探索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瓦店祭祀遗存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保存较好的一处遗存,整个面积800平方米左右,距今约4000年,使用了至少200年。
据方燕明介绍,瓦店遗址祭祀区内,与祭祀建筑相关的遗迹主要分为十几类,包括围沟、表面堆积、红烧土面、红烧土坑、黄土浅坑(墩)、五谷坑、人骨坑(层)、动物坑(沟)、螺蚌坑(沟)、重要遗物坑、柱洞等。其中,人骨坑和动物坑即为杀生献祭的人牲和动物牺牲,黄土墩台陈设祭品;五谷坑和重要遗物坑为馈食和瘗埋之遗存,红烧土面和红烧土坑为燔柴燎烟的祭祀遗留;螺蚌堆积为祭祀活动中宴飨宾客的遗留;柱洞或为祭亭一类建筑的遗迹。
古人“除地曰墠”,经研究,瓦店遗址的祭祀建筑是平整地表后形成的墠,可能为当时的社类遗迹。祭祀对象可能是地祇,即包含土地神、社稷神、山岳、河海、五祀神等,以及人鬼即包括先祖、先师、功臣等。祭品包括人牲、动物牺牲、五谷、精美器皿等。至于祭祀方法,大体燔燎类、瘗埋类、馈食类、磔辜类和血祭类等。
通过对出土螺蚌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螺蚌采集季节和食用软体动物的相关历史背景,进而认为夏代早期瓦店人的祭祀活动一般在秋季举行,也存在有春祀。部分参与祭祀活动的人可以参与宴飨,参与宴飨的人数并不固定,一开始可能十几人,后来几十人,祭祀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1996年以来,使用了大量多学科技术,比如锶同位素分析等技术的应用,获得了很重要的发现。通过研究,考古工作者发现,瓦店遗址的人牲都不是本地人,而是外来人口。当时血缘社会很发达,一般不用本族的人来当祭品,用的是俘虏,或者是身份更低的人。作为牺牲奉献的牲畜,经研究,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瓦店发现的礼器,有四面八方的特点,也可能与这些外来牲畜一样,由进贡而来。
此外,通过研究祭祀区的人骨,还发现有这样的分化:一群人专门吃大米,另外一群人则吃粟和黍。
“饮食结构不一样,有可能跟生活习惯有关系,也有可能与不同阶级有关。”方燕明说,“这个发现也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