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优化营商“软”环境 拼出发展“硬”实力

本报记者 孙江锋 通讯员 潘高锋

“3月份开始洽谈,在选址、办理手续、备案等环节,颍川街道办事处都提供了全力支持和帮助。目前,企业已投入运营,这得益于他们的高效服务。”8月8日上午,看着紧张施工的流水线,河南大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冠元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禹州市颍川街道以“便民、规范、高效、廉洁”为服务宗旨,聚焦企业和个人的办事需求,在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一窗办、一次办和窗口首席代问制,针对多跑腿、手续繁、体验差等问题,倾力打造“流程少、时间短、服务优”的为企为民服务新渠道,通过优化办事区域功能、开设服务窗口、开通线上办事自助服务功能等,实现“一站式”服务。

颍川街道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主动送政策上门,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保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建立“一企一档”工作台账;构建“领导包企、专班推进,一事一议、一包到底”的跟踪服务机制,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推介力度上,该街道积极宣传惠企政策,让企业吃下定心丸;通过建立企业商会,让辖区51家企业之间的沟通更快捷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成功地为企业合作起到“牵线搭桥”作用,促进企业抱团发展。

“有专人定期汇编中央、省、市在减税降费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通过线下实地走访、线上联系沟通,向重点企业宣讲相关政策51次,调研企业40余次,解决问题32个;利用省外资金3.5亿元,为31家企业办理创业贷款,发放贷款620万元,助力辖区企业提能升级、增活力。”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军涛说。

今年上半年,该街道完成税收收入8973.7万元,同比增长32%,区域经济形势稳定向好。下一步,颍川街道将以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引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招商引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