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芳
“清廉村(社区)建设事关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凝聚力、领导力,是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举措,整体改善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履职能力,规范村务监督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近日,襄城县茨沟街道党工委书记姚傅龙在接受采访时说。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深化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廉洁履职情况的监督,适时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述责述廉工作。以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重点,出台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清单化管理,做到责任到人、时限到天,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各部门、各站所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全街道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确保组织到位。
加大监督力度。围绕街道重点中心工作,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突出侵害群众利益关键问题,对教育医疗、生态环保、民政、农村“三资”管理等民生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曝光频率和力度。
强化清廉文化宣传。运用微信、融媒体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并及时组织党员干部,运用身边案件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履职意识。
健全完善村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的主体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实现村级事务立体监管。强化对村级纪检委员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构建村级监督上下联动、业务监管内外联合的立体模式。
“下一步,茨沟街道将持续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基层政治生态更加清明,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姚傅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