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利辉 高伟山
三伏将尽,8月过半,当前正是“奋战三季度、冲刺下半年”的关键时期。
▶▶ 如何“战”、怎样“冲”?
8月16日、17日,我市对9个县(市、区)组织开展的项目集中观摩——现场检阅、比拼项目,正是全市上下“心无旁骛抓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的有力举措。市领导史根治、刘涛、黄旭东、王志宏、王自合、张庆一、李海峰、李选才、王如厂、汤超、白明星、黄河等参加观摩活动。
两天时间,33个项目,行程紧凑、收获满满。观摩团成员进企业、看项目,观智造、谈科创,都把这次观摩当作项目建设的“检阅场”、比学赶超的“加油站”,“既看到了成效,也感到了差距;既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信心”。
边走、边看,边思、边议,许多观摩团成员表示,通过现场观摩,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优化环境、招大引强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 创新激活动力源
当前,许昌正处在经济发展的爬坡过坎期。加快爬坡过坎,关键在于加速发展动能转换,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走快走稳走好。
技术工人紧张忙碌,“机械臂”不停舞动,一组组电池块“走”下生产线……位于魏都区储能产业园的许昌市PACK生产线及储能项目,是许继集团在储能领域“强链延链补链”的重点投资项目,主要建设PACK生产线及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箱、预装式储能电站、电池维护设备等储能模块,为电能储备提供产业服务。
“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可以有效提升全市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能力和综合效率,进一步擦亮许昌电力装备产业名片。”许继集团董事长孙继强介绍,该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电池插箱年产能7G瓦时,年产值逾70亿元,助力全市储能产业发展,促进许昌绿色低碳转型。
许昌“智慧岛”是我市集聚创新力的重要载体,于2023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总规划面积2760亩。
此次观摩的许昌“智慧岛”新兴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位于许昌“智慧岛”核心区,包括5G创新应用产业园、中德科技园、智慧信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计划总投资30亿元,计划2024年12月完工。
“我们的项目以智能电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运营企业负责人李伟民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入驻企业120余家,将全力打造许昌创新创业高地。
“吃”进去的是脱硫石膏,“吐”出来的是环保型石膏粉,最终形成了环保板材。在法国圣戈班禹州高性能科技材料产业基地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设定数据远程输出指令后,工业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劳作”,上料、研磨、成型等工序一气呵成,科技之新、效率之高让人称奇。
“我们采用欧洲领先的生产工艺和配套设备,主要对周边电厂的生产废弃物脱硫石膏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产生任何形式的二次污染。”法国圣戈班禹州高性能科技材料产业基地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占地121亩,每年可生产20万吨石膏粉、4000万平方米石膏板,年产值12亿元,相当于建了一座可循环的“宝矿”。
位于长葛市的鸿昌电子年产300万块半导体致冷器件生产线项目,拥有100%自有知识产权。“我们特有的多线切割技术,可使微型芯片用半导体晶粒切割尺寸达到0.15毫米,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鸿昌电子董事长陈建民介绍。目前,该项目已投产,预计新增产值6.5亿元。
市委书记史根治对不少项目展现的创新元素表示肯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让产业发展链接创新资源,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是推进许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 “链”上发力提能级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大规模深层次重构,一步跟不上,就有可能步步跟不上,必须紧盯前沿、系统发力。
目前,河南已明确七大产业集群、28条产业链,每条产业链均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参照省里模式,许昌结合实际,确定了10个产业集群、16个产业链作为发展重点。
硅碳新材料产业链,便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链之一。
在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片单晶硅片经过制绒、镀膜、烧结等环节“精雕细琢”,变成了高效太阳能电池片。
“我们实施的第四代PERC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使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4.2%的全球领先水平,为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平煤隆基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主导产业,强化链式发展。河南硅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500吨硅烷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硅烷法和热分解技术,打通了硅烷向高纯硅材料延伸的产业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扭转我国芯片硅料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局面。
集群发展怎能离得了畅通物流?
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综合物流项目,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一期)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该项目位于建安区苏桥镇,占地300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实施,主要建设国际国内集装箱装卸区、恒温冷库、保税功能区等,新建铁路专用线11公里,年运输量约300万吨,计划2023年12月完工。
“我们这个项目填补了许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的空白,对推动我市融入全国‘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将有力增强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许昌市数字化邮件处理中心项目位于东城区,投用后将实现邮件转运、装卸、分拣、集包一体化作业,日均邮件处理量提升至25万件,较目前处理能力提升一倍以上;乡镇邮件不再通过县域处理场地,到达乡镇网点的邮件时限缩短4个小时以上。
观摩中,一批新的产业园区纷纷落地,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节约高效的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位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能电梯产业链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主要建设电梯零部件自动化加工基地、直梯智能制造基地、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