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永鑫 文/图
近期,有市民反应,我市今年修路的路段实在太多,走到哪儿都是在“修路”,都不知道该怎么绕行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8月20日,记者来到市区七一路与文峰路交叉口,交叉口四周路段均在施工。进入七一路路段施工现场,看到施工工人正在绑扎阀门井底板钢筋,阀门井西侧正在进行管道焊接和土方回填、压实作业。据中能热力工程部负责人雷正介绍,七一路与文峰路十字交叉口四周施工路段的工期都非常紧张,所以施工人员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赶工,这几条路段预计将于8月底恢复道路通行。
许昌为啥要进行“汽改水”?
蒸汽供热和高温水供热,是近年来并存的两种集中供热方式。传统的蒸汽供热相比高温水供热而言,存在着能耗高、稳定性差、供热半径小、安全隐患大等缺点。与蒸汽供热相比,高温水供热具有节能、稳定、安全、高效等优点。在节能方面,高温水供热可以将网损控制在5%以内,比蒸汽供热网损减少约15%,同时也避免了凝结水浪费。另外,高温水供热连续性好,管网输送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受供热发展早期城市总体规划、供热技术条件、资金等因素影响,当时,许昌中心城区供热管网建设多采用的是蒸汽管网供热模式。而随着城市发展,蒸汽管网供热的一些弊端开始显现,已无法满足当前供热要求。为提升中心城区集中供热质量和保障能力,许昌市委、市政府决定于2022年年初启动实施中心城区供热质量改善工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汽改水”工程。
今年施工路段为啥这么多?
工程加速推进,三年并作两年实施。
为了早日让更多许昌市民感受到“汽改水”项目的实施效果,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2024年“汽改水”项目施工任务并入2023年一并实施。合并后,2023年“汽改水”项目新建一级热水管网总长度43.46公里,供热提升改造小区、公建和商业热用户239个,入网面积910万平方米。
今年的“汽改水”项目“量大、面广”,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施工任务量是去年的4倍多,整体采用外围向中心区域合围的施工方法。目前,外围区域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向中心闹市区域合围,不可避免地会对交通通行产生一定影响。
雷正说:“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交通对施工的影响,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因此,项目实施前期,我们积极和市交警部门对接、沟通,在他们的指导下,将文峰路、七一路、莲城大道等交通量比较大的路段及周边有学校的路段安排在暑期集中施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不断地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分段施工、流水作业。为了缩短占道时间,每个施工段的工期我们尽量控制在60天以内;为了加快项目推进,我们办理了昼夜施工相关手续;为了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我们把施工声音稍大的工序,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雷正补充说。
工程进展如何,啥时候能完工?
“汽改水”项目是许昌市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烦琐的工程。
雷正说:“‘汽改水’项目地处中心城区,地下管线复杂,加上今年雨水量大,降雨频繁,这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都制约着项目的推进。但是,在许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属地政府及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班加点,不断赶工。目前,项目整体平稳、有序推进,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左右。”
“有些市民比较疑惑,为什么有时候看不到施工围挡内有工人和机械作业呢?这其实是大家的误解。其实,我们在施工工序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间歇和组织间歇。比如,为确保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一定的自然养护时间,等混凝土强度上来了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这叫技术间歇;再比如,隐蔽工序完成后,需要各参建方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隐蔽作业,这叫组织间歇。”雷正补充说。
据了解,许昌市中心城区供热提升改善工程将于10月底完工,届时,我市中心城区(铁西局部区域除外)将全面步入高温水供暖新时代,为许昌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供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