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瑞敏 乔晓辉 胡玲玲)“段黄庄是由段庄、黄庄、躲军寨3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有370余年。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这块牌匾是乾隆38年的时候,当时的长葛知县邱壮临赠送给本村的寿民段恒立的。牌匾上的名字叫作恩崇耆英,耆英是对60岁以上德高望重老人的尊称……”9月1日,走进长葛市段黄庄社区村史馆,讲解员张建歌正在给前来参观的人员仔细讲解段黄庄社区的村史村情。
段黄庄村史馆总投资200余万元,占地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2022年4月开工,8月竣工,是长葛市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村史馆,是河南省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授予的“河南省村史馆示范点”。
“村史馆筹建期间,社区群众热情高涨,纷纷拿出家里珍藏多年的老物件。村史馆的落成,真正发挥了村史馆记录村史、传承文化、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作用。”长葛市增福镇段黄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唐明新说。
近年来,长葛市把村史馆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镇村主体、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积极推进村史馆建设。截至目前,长葛市共建成村史馆25处,其中段黄庄村史馆已成为长葛市乡村文化振兴和村史馆建设的一面旗帜。
自2019年以来,面对广大群众“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的热切期盼,长葛市将村史馆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纳入了长葛市“十四五”规划,鼓励支持村(社区)村史馆建设。同时,该市财政加大了对地方史志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编纂出版了《长葛乡镇志》《民俗志》《人物志》《地名志》《教育志》《国土资源志》等,并出版镇志3部,形成初稿2部,为村史馆建设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历史资料。
在资金筹措、资料搜集方面,长葛市坚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聚集干部群众智慧和力量。段黄庄村史馆、民俗馆中展出的499件生产生活用具实物、20多张历史照片,还有乾隆38年的珍贵牌匾,都是群众无偿捐赠。
为建好管好用好村史馆,长葛市结合农村工作特点,探索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开发村史馆的功能作用。在村史馆功能的发挥上,该市尽量结合农村特色,满足群众需要,在部分村史馆内添置桌椅板凳,村民可以经常领着孩子来这里学习家风家训、陶冶情操;在村史文化开发利用方面,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在部分村史馆周边建设了民俗馆、古井亭、碑刻二十四孝图、碑刻二十四节气图、传统农耕图等,并利用农村空闲宅基地,规划建设体验式酒坊、香坊等,让村史馆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村史馆也成为长葛历史文化游和周末短途游的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