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振 吕正子 通讯员 李新明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部分。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许昌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通过优布局、重项目、推改革、抓内涵、强保障等举措,强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基础能力、办学规模、内涵建设、校企融合、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可喜成绩。
建园区、迁新址
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东城区永昌大道与忠武路交叉口西南侧,伫立着一片米黄色的楼宇。楼宇之间,是宽阔笔直的道路、错落有致的花圃以及科学安排的运动场。9月5日上午,迎着秋季的凉风,一群群少年们穿梭在楼宇之间。他们有的拿着书本在操场上大声朗读,有的走入教室安心上课,还有的在运动场上驰骋……这里,便是许昌市职教园区。许昌工商管理学校、许昌幼儿师范学校和许昌科技学校的校舍便坐落在这里。
许昌市职教园区投资15亿元,占地700余亩,是我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通过实施两期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实现了办学能力提升,布局合理优化,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除建设职教园区外,禹州市投资5亿元建成投用占地350余亩的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鄢陵县实现资源整合,易地搬迁至占地近100亩的原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襄城县接收原许昌幼儿师范学校校区,使校园面积扩大至200余亩。
在此基础上,按照《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对标对表找差距,想方设法补短板,全市8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许昌科技学校、许昌工商管理学校、许昌幼儿师范学校、许昌技术经济学校、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等7所学校一次性通过省级达标验收,累计争取上级奖补资金4800万元。
建“双高”、排前列
职业院校发展良好
今年7月上旬,河南省教育厅发布了第三批高等职业学校“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智能应用开发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是该校以绩效管理为抓手,高质量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取得的又一成果。
开展“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是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此次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的“数字智能应用开发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应用培养更多优秀的能工巧匠。该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双高”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此次获奖,也是我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中,获得众多殊荣的一项。全市15所职业院校,获批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学校5所、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排全省前列。
在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中,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是河南省入选全国高职“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唯一市属院校。同时,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河南省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入选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入选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在中职学校“双高工程”建设中,许昌科技学校、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许昌技师学院、许昌幼儿师范学校等4所学校入选河南省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许昌科技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许昌技术经济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许昌技师学院机电装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群和许昌幼儿师范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群等5个专业群入选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优专业、拿大奖
内涵建设持续提升
今年8月1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23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圆满落下帷幕,许昌科技学校的张明阳、王亚鹏、员燕超团队和许昌幼儿师范学校的韩笑艳、武晓洋、石亚丽团队在众多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省级一等奖。主讲老师张明阳入围国赛,实现了该校班主任在职业技能竞赛上的又一新突破。
本次大赛共有133个代表队、近400名选手参加,经过专家评委网上初评,共有54个代表队入围决赛。张明阳老师团队凭借过硬的本领,沉着冷静,不惧强手,展示教育智慧,展现育人魅力,得到现场评委的一致认可,成功摘取国赛入场券。许昌科技学校一直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校内比赛、校外参赛,形成了“以赛促建,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
此次许昌科技学校教师团队在省级大赛上取得突破,是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注重内涵建设,持续提升育人质量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内涵发展思路,通过强专业、育师资、抓大赛等举措,实现了职业院校内涵的持续提升。专业结构优化方面,引导全市职业院校科学设置开办了13个专业大类100余个与我市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专业,打造中职层面国家级示范专业10个、省级示范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市级重点示范专业12个、特色专业18个;打造高职层面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并初步构建了“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衔接有序、错位发展”格局。大赛成绩再攀高峰,获得2023 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历史最佳成绩,3门课程入选全国在线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河南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创我市历史最佳成绩。
产教融合、推动“双元”
融合创新效果显著
李宗奥是许昌科技学校大数据应用专业的一名22级学生,9月5日,他正在教室内使用电脑完成作业。在他的旁边,许昌科技学校国云产业学院主任刘红杰正在予以指导。
信息类专业是校企合作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许昌科技学校与具有中科院背景和强大科研能力的国云科技进行合作,拓展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开设国云定向班。2021年5月,国家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课题联合实验室在学校正式成立,高端学术专家讲学,前沿科研成果入校,全面提升了学校计算机专业教研水平,带动了信息类专业群布局升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国云科技的高度认可,结合产业需求和学校学生特点,计划投资5000万元落地许昌,分三期建设许昌国云。三期建成后,能为许昌本地解决2000—3000人的就业问题,让许昌科技学校信息类专业的学子不出许昌就可以就业于前沿的高科技公司。
许昌科技学校依托与国云科技公司合作真正实现了靠优质专业助推地方产业发展的目标,这在全市创下了先河。
近年来,我市坚持改革创新驱动,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成功组建7个由职业院校牵头的产教融合型职教集团,申报入库培育7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河南省公共管理与服务和电气装备2个省级骨干职教集团。许昌科技学校、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等2 所中职学校2022年入选全省第一批支持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推动“双元”育人模式,印发《许昌市中等职业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尝试开办28个“双元”育人模式试点班,2022年年底实现在校生724人。
助力经济、培训技能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我市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我市注重调动企业力量,落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时间的指针播回2020年3月31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共建“鲲鹏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我省高校揭牌成立的第二所“鲲鹏产业学院”,标志着我省高校与鲲鹏产业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取得新进展。它的揭牌成立,将推动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密切合作,面向华为信息产业技术、通信技术领域,着力培养基于鲲鹏云平台的软件适配、迁移和开发的人才,为我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鲲鹏生态系统提供人才支撑。
除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鲲鹏产业学院外,我市还先后建设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远东产业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睿辰机器人产业学院、永荣动力产业学院,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学院、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许昌科技学校国云产业学院等示范性产业学院,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我市落实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法定职责,联合人社部门下发《关于印发<许昌市教育系统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十四五”职业培训任务和年度培训任务,助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2022年累计完成培训 5万余人次,取证3.3万余人(其中高级工以上人员1.1万余人),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任务,受到省教育厅肯定和表扬。
推进改革、打造体系
打造许昌职教品牌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职业教育实力不断壮大。5月14日,2023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我市成功举办。这是许昌首次承办此项活动,也使我市成为继郑州、洛阳后,第三个承办该活动的城市,进一步彰显了我市职业教育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和在全省范围内的分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类型教育基本定位,牢牢把握教育质量生命线,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打造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创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把许昌职教做成样板、做成示范、做成品牌。
相关链接
许昌市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许昌市共有职业院校15所,其中高职院校3所,分别是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在校生4.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生4.2万人,其中市属学校6所:许昌幼儿师范学校、许昌工商管理学校、许昌科技学校3所公办学校,许昌北方电子科技学校、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许昌凤雏机电工程学校3所民办学校;县属学校6所:许昌技术经济学校、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建安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公办学校,长葛立兴职业高中1所民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