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振 任佳琼 通讯员 孙亚旭 邓松
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师素质大幅提高,发展活力日渐凸显,教育质量节节攀升,安全防线全面筑牢……
三年攻坚,襄城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斐然。
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襄城县以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为抓手,深度聚焦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改革、提质量,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加速跑”,推动襄城教育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教育攻坚,攻的是难点、痛点、堵点,求的是优质教育资源更充足、更均衡,从而顺应新时代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襄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井卫东表示,襄城县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集全县之力助力教育发展呈现“超强韧劲”的新局面,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投入“真金白银” 推进项目实施
不断优化教育资源
为满足城区及各乡(镇)群众需求,襄城县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在聘请许昌市规划设计院对城区中小学进行初步布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襄城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年)》《“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年)》,形成《襄城县中小学幼儿园新三年攻坚布局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三年来,该县累计投资约4.9亿元,实施新建、迁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9所,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实施新建周转宿舍570套,涉及学校13所,目前436套已投入使用、100套已经基本完工、34套正在建设;2022年秋季以来,共投入资金2205.18万元,大力实施教室、宿舍空调安装及二轮、三轮电动车停车棚建设项目,切实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其中,投入金额1092.6万元,为全县142所公办学校教室安装空调1816台;投入金额1059.9万元,为39所公办寄宿制学校宿舍安装空调3997台;投入金额52.68万元,新建二轮、三轮电动车停车棚40个,基本实现全县公办学校教室、宿舍空调全覆盖和所有公办学校二轮、三轮电动车停车棚全覆盖。
在项目建设全面发力的同时,襄城县勇于担当,撤并、整合50人以下中心小学和教学点52所,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有限的物力、财力、人力。
重培训练本领 提素质强能力 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多年来,襄城县坚持以培促教,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工作,通过多种举措,着力培养扎根基层、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水平高超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年来,襄城县共招聘教师579名。在满足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襄城县更加注重教师综合能力提升。近年来,该县积极组织指导校长、教师参加河南省“万名中小学青年校长筑基计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大型培训活动。2021年,该县通过国培、省培、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共培训教师1.3万余人次。在此基础上,该县2022年组织5914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组织5000名教师参与了“十四五”第二期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与2022年暑期培训及2023年寒假教师研修项目……襄城县持续开展学科教师、班主任、校长等专题培训,以培训为抓手,强实战、抓业务、促提升,不遗余力地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持续深化改革 聚焦重点领域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中,最强动力是改革。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发展活力,襄城县教体局保持改革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担当,在用人机制、资源分配、综合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全力推动深化改革,用实干实绩回应群众关注期盼,擦亮教育品牌,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县管校聘”改革成效明显。2019年,襄城县在全市率先推行“县管校聘”改革。2020年,该县出台“一意见、两办法”,持续推进改革落地。2021年,襄城县综合各种因素,采取“一校设编(岗)、多校使用、巡回走教”等办法,推动以乡镇中心校为单位、以教师工作量为依据的合理教师配置。2022年,该县继续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强教育部门“县管”主体责任,完善改革制度体系,指导、监督并规范学校“校聘”工作,实现改革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2022年,交流轮岗中小学校长30名,交流轮岗中小学教师179名、县内支教教师20名、县外支教教师14名。
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扩面。2020年,该县在5所学校进行改革试点,完成了首批5名校长(书记)职级认定,落实了职级待遇;2021年,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方案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5所试点学校7名校长(书记)完成职级认定,落实了职级待遇。下一步,该县教体局将按照市局方案对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印发,具体推进实施。
集团化办学改革持续深化。在前期推行“名校+新校”和“城区校+乡村校”的基础上,该县逐步实施“乡镇优质校+小规模校”,优化优质资源配置;出台《襄城县集团化办学考核细则(试行)》,从“党建引领、办学行为、制度建设、安全维稳、队伍管理、学校文化、资源共享、教育教学”八个方面细化了集团化办学内容,确保集团化办学工作保质保量进行。截至目前,该县共组建39个教育集团,覆盖136所学校,占比75.6%,覆盖学生53814人、教师3695人。
党建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该县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按照“六有”标准,对全县中小学校党支部进行规范,全面打造中小学校党建阵地。2022年,结合教体系统党组织换届工作,该县教体局尝试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扩面工作。目前,该县各学校党组织换届工作已全部完成,各乡(镇)教育党总支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一肩挑”,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基本实现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一肩挑”,并对没有党员的学校(幼儿园)选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党组织工作全覆盖,全面强化了党对教育的领导。
学校食堂管理改革扎实有序。自2020年出台一系列学校食堂改革规范性文件、建立食材统一配送体系和全县统一的学校食堂监管平台以来,该县“阳光食堂”已成为食堂管理改革一大亮点,“创新学校食堂全流程监管体系确保学生用餐安全”案例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
以“阳光食堂”为抓手,该县出台完善食材采购等管理措施,严格食材质量把控,建成有序的午餐配送流程。截至目前,午餐配送已覆盖城区及周边28所中小学,惠及1万余名学生。
通过重点深化大宗食材采购工作,该县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实现了从让学生吃饱、吃好,向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安全转变,在全市、全省走出了一条学校食堂改革创新之路,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聚焦“整体格局” 凝聚发展合力
打造高品质的优质教育资源
如何更好、更全面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襄城县教体局聚焦“整体格局”,多措并举、多维发力,遵循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补齐教育短板,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为打造高品质优质教育资源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该县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严格申报、审批程序,加大督导力度,着力提升全县幼儿园办园水平;积极争取政策及资金,通过回购或购买学位等方式,稳妥做好民办幼儿园转公工作,使全县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达到省定目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该县逐步推动农村寄宿制小学向乡镇集中、寄宿制中学向县城集中;深入开展“中小学管理能力提升年”活动,以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创建活动为抓手,整体提升全县基础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组织开展教育管理水平提升观摩活动,促进乡镇、校际交流,推动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全面提升;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加强民办学校内涵建设,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诚信机制和退出机制,不断提升民办学校防范化解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
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该县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着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跟踪监测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该县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保护,同民政、公安、妇联等部门开展好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强化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推动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交流推广有益经验和做法;加强特殊教育地方、校本课程资源研究开发,提高学校课程实施能力。
襄城县各类教育齐头并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中招600分以上1446人;高考本科上线率65.46%,其中一本上线率20.02%,均居全市第一方阵。全县特长生本科进线率33.85%,张卓涵等4名同学被录取为海军飞行学员,海军招飞办专门为襄城高中致贺信。此外,襄城县职业教育高考(对口升学)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本科上线率41.38%,其中汽车类专业全省前十名我县独揽六名,赵阳、方佳宝分别居第一、第二名;机电与机械类专业全省前十名我县独揽三名,丁毅帆、武世浩并列全省第二名。
强化安全管理 健全风险体系
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校园安全是底线、是红线,丝毫不敢大意。襄城县教体局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意识、压实责任、加强防范,为全县师生打造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狠抓安全教育与管理。按照“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该县教体局层层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通过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等,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开展安全工作的积极舆论氛围;常态化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家访学生79万余人次;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排查整治隐患1200余项。
狠抓校园稳定与校车安全。该县教体局集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中小学校领导带班值班、防范守护制度,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和出入登记、安全检查制度,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严抓校车安全,对全县校车严格落实校车安全“四包四定”责任制,加强校车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常态化安全教育培训;联合县运管、交管、校车公司等相关部门深入各乡(镇)实地察看校车行驶路线,通过多种形式监督校车运营,确保校车安全。
推进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襄城县教体局采用“试点运行、稳步推进”的方式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在襄城县实验小学、襄城县斌英初级中学、襄城县文昌小学、襄城县库庄初级中学四所学校首先完成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有效运行,在试点学校成功使用的基础上,带动剩余学校积极对接,加快学校双重预防体系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16个乡(镇)97所学校已完工,26所学校已签约并正在施工。
攻坚克难,成果斐然。三年来,襄城县紧紧抓住打赢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这个契机,大刀阔斧、小心求证、真干实干、迎难而上,勇当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勇立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持续深化推进改革创新,打通痛点、难点、堵点,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积极推动襄城教育发展提速升级。
百尺竿头再奋进,中流击水正当时。“成绩是肯定,更是鞭策。”井卫东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襄城县教体局将一如既往认真贯彻市教育局的指导,坚持党建引领,优化师资队伍,激发教育活力,聚焦质量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开创襄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加有力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