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记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吴红友

吴红友查房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炜华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事神经内科近20年,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吴红友不曾停下向上攀登的脚步。从内科用药到介入诊疗,再到将康复理念融入治疗全过程,吴红友主动、积极地寻找一个个学习机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死亡率第二,致残率第一。吴红友刚步入临床时,就决定以脑血管病及神经内科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当时神经内科的治疗还是以药物为主。患者患病原因、病情严重程度需要医生仔细诊断,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等需要医生仔细斟酌——这些都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庆幸的是,吴红友很快有了到同济医院进修的机会。

“这次进修,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吴红友说,这次进修,不仅加深了他对疾病的认识,让他学到了更好的诊疗技术,而且让他对规范用药有了更深刻的学习和理解。进修归来后,他的处方能力和处方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赢得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

看着一个个患者在药物的治疗下,身体逐渐恢复,吴红友内心说不出的自豪。曾经有一名年近80岁的老人,早上起床时发现胳膊抬不起来,腿也挪动不了。“用药后患者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出院时,患者已经行走自如了。”吴红友说,后来,患者再次中风,也很快在药物的治疗下恢复了健康。患者很感谢吴红友,和他成了朋友,还送了他几本自己写的书。

然而,吴红友并没有因为患者良好的口碑而自满。他看到了患者恢复健康的喜悦,也看见了那些虽经过药物治疗但病情仍不断加重的患者的痛苦。他一边精进处方能力,一边不断学习,用更好的技术,帮助这些患者。

终于,机会来了。吴红友了解到,当时河南省人民医院有一个知名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使用介入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诊疗,特别是对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效果非常明显。于是,他积极申请到该中心学习新技术。

这次学习,让吴红友成为许昌市神经内科较早开展介入诊疗的医师之一。他带回了被誉为脑血管诊断“金标准”的DSA脑血管造影术,还有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颅内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等,让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带回了规范的围术期管理理念,给更多患者带来了健康的希望。

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与技术的迭代,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在脑血管内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上也不断革新,目前,已经拥有成熟的神经介入治疗团队。

再好的技术总有其局限性,药物治疗如此。介入手术治疗也是如此,而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的积极意义。如果将康复贯穿治疗全过程,会不会比治疗结束后再开始康复训练效果更好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吴红友开始了康复治疗的学习。后来,他将康复理念带到诊疗全过程,鼓励患者和家属进行早期康复、主动康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神经内科浸淫近20年时间,吴红友的医术越来越精湛,在患者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这让他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科技在进步,生命在延长,治病的手段也在不断突破曾经的限制。”吴红友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

“但我希望人们能在疾病未显之时,预防它、治疗它。”吴红友感慨地说,再好的治疗,也不如做好预防,不得病。

上医治未病。吴红友希望自己能更精进,让更多患者的疾病消弭于微末之时。他呼吁大家,随着年龄增大,要按时体检,如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要及时控制,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如果出现脑血管病症状,要及时治疗,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