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县域新闻

建安区

高素质农民培训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本报记者 杨佳倩 通讯员 秦帅领 赵利民

“农药不能滥用,施肥不能过量,庄稼才能长得好。” 9月8日,建安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在诚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班,面对来自生产一线的种植大户、现代农场负责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及返乡创业农民,农业专家再三叮嘱。

本次培训由建安区农业农村局主办,为期12天,主要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小麦绿色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花生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近年来,建安区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工作,同时围绕智慧农业、市场冷链、风险防控、农业生产和 “三品一标”等主题开展全产业链技能培训,培育与乡村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之前就是靠天吃饭,看着旱了就浇水,有虫子了就打药。经过培训,我学到很多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辣椒、烟叶、红薯种得更好了,挣得更多了!” 椹涧乡门刘村种植大户王克洋高兴地说。他承包了350亩地种植辣椒、烟叶、红薯,目前已经采摘头遍辣椒2万公斤,收获烟叶5万公斤,预计纯收入80万元。通过培训,王克洋发展农业的底气更足了,计划把种植规模由350亩扩大到500亩。家辉现代农场创始人黄文朝承包了150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种子粮。目前,该农场套种的50亩玉米和朝天椒长势喜人,黄澄澄的玉米棒子粒粒饱满,红艳艳的朝天椒一片火红。他说;“这次培训很及时。现在是玉米灌浆的关键期,我们正在给玉米追施磷酸二氢钾肥。经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玉米施肥的新知识。如果天气晴好,今年预计每亩玉米增产150公斤!”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为农民搭建了解疑答惑、交流共享的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去年以来,我们共培训高素质农民12期648人,今年年底前再培训190人,为建安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有知识、懂技术的生力军。”建安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