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巧霞 张汉杰 通讯员 任群一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满腔热忱、充满活力,他们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他们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他们爱心奉献、情系社会,在文明创建中奏响高昂的旋律,他们就是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全国文明单位河南省第三监狱。
近年来,河南省第三监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工作部署,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推进监狱事业发展的“固本强基”工程,紧紧围绕河南省、许昌市文明委创建工作要求,立足监狱工作实际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点,把文明创建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精神文明提升司法文明,以司法文明带动精神文明,常抓不懈、锲而不舍,精神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该监狱自2011年创建成全国文明单位以来,连续4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表彰为“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先进集体”,被中华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司法部授予“全国监狱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该监狱八监区、狱政科巡逻队、电器厂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警察方伟敏、闫万平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称号;警察张豪旭被授予“全国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称号,在北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党建先行 夯实创建之基
走在通往监狱大门的南北大道上,两旁笔直的七叶树郁郁葱葱,树下与之相映衬的是整齐划一、图文并茂的精神文明建设长廊,文明标语和宣传图片十分醒目,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效果。
文明就像一粒种子,只有让文明理念植根于心,才能用文明理念引领监狱工作更好发展。为强化文明理念,该监狱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创建提升党建”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转化为凝心聚力,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委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实地调研检查,分管领导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职能科室、监区党支部书记按照职责分工、担任相应职务,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工部门实施、业务部门配合、全体警察职工参与的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他们创新开展“9+x”党建活动日活动,深入开展微型党课、支部读书交流会、“逐支部观摩、整单位提升”等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干警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新时代监狱事业发展执着奉献,为文明牌匾闪亮铿锵向前。
素质强警 打造文明之师
先塑文明队伍,再建文明单位。该监狱着力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警察队伍,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提升文明执法能力,锤炼坚强意志,增强身体素质,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引导广大警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业务、有奉献之心的好警察。
积极开展扬新风、树正气、铸警魂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思想认识提升大讨论,通过“灵魂七问”,常问常思,从我做起,比学赶帮,坚持典型示范教育,多种载体交互运用,多项教育有机融合。加大警务督察力度,以严整端庄的警容、优良律己的作风,展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风貌。
信念坚定 铸牢创建之魂
近年来,该监狱在全体党员干警中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扬新风、树正气、铸警魂,持续营造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的政治生态,使广大监狱警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实现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为文明创建培根铸魂。
在今年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该监狱聚焦目标任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举办读书班,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坚持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与监视整改推动发展相结合,紧盯制约新时代监狱工作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开展调查研究,举办调研成果交流,凝聚共识、破解难题。该监狱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分别为全体党员干警上专题党课,分层分批组织全体党员干警到红旗渠干部学院、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和党性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队伍的忠诚、干净、担当为文明创建根深叶茂点睛铸魂。
丰富载体 培育创建动能
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厚植传统文化。该监狱始终坚持“重大节日要办好、专题活动要实效、固定内容要办牢”的工作思路,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共建邻里情 警军民同乐闹元宵”“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先进文化 端午安康同行”等“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引导警察队伍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
扎实开展“六文明”践行传播活动,培育先进典型。他们以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观赛、文明上网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强化典型引领,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在全狱开展“十大廉内助”“十大孝星”“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和文明单位、文明标兵等评比活动,在监狱警察队伍中涌现出了“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闫万平,“全国监狱先进个人”李广伟,“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方伟敏,“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裴红标、任群一、乔栋梁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传播文明风尚。该监狱志愿服务小分队坚持走向街头、走向学校、走向农村,开展扶贫帮困、义务医疗活动,关注空巢老人、关注留守儿童。他们还先后组织警察志愿者开展“法治进乡村”“爱心进校园”“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文化下乡”等活动,发放《宪法》《民法典》及扫黑除恶知识等普法宣传资料,积极参与禹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配合开展好文明天使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众对监狱创建工作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拓展内涵 突出创建特色
该监狱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社会责任,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基本方针,通过执行刑罚,对服刑人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改造其思想,矫正其恶习,促使其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能,为其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他们把精神文明建设延伸到对服刑人员的执法活动和文明管理的全过程中,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围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把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矫治技术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做好分类教育、个别化教育工作,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将服刑人员改造成无害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破坏因素为建设力量,使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
多年来,河南省第三监狱广大警察职工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生命和智慧续写着拯救灵魂的崇高事业,文明之花盛开在高墙内,绽放在全社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沐浴着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阳光雨露,带着艰苦奋斗后的收获,该监狱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扬争先创优的拼搏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激情,铿锵迈步在务实奋进的大道上,使文明之花在警苑这片热土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