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公司局限于做人造板材加工销售,后续开发了生物质材料研发业务。得益于各级部门和助企干部提供的信息沟通,我们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建了生物质材料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加速了企业的科研成果孵化,公司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大。”10月10日,提起“万人助企”活动开展以来企业的发展变化,鄢陵县广威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定盘星”。记者从市“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办获悉,我市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深入开展“万人助企”活动,让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担当“主将”、唱演“主角”,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流”。截至9月底,全市收集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5255个,办结5254个,办结率99.98%,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培育十大产业集群、16条产业链,力争创建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批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而这创造全市近70%GDP的产业集群“龙头”和重点产业链链主均由民营企业来担任。
我市让民营经济主体担纲产业链链主,精准开展产业链上下游适配对接,担当“主将”。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分别或者共同担任我市十大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的产业“龙头”和链主,让民营企业勇挑大梁,担纲“主将”,发挥“龙头”“主将”的技术、资金、规模优势带动作用,精准开展产业链上下游适配对接,引领推动本地产业链企业报团取暖、协同发展。
打造良好“宜商环境”,培育经济发展健康生态,让民营企业唱演“主角”。降低企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拓展“企业开办+N项服务”覆盖面,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等企业开办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妥、半日办结”。推行公章刻制政府埋单、税控盘免费等举措,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主动服务企业创新,完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许昌英才计划”3.0 版等政策体系,让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机制,塑造更多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推动创新型民营中小微企业抢占高地、铺天盖地。目前,我市民营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已达148 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24 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研发覆盖率为65%以上。同时,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开展金融数据服务项目交易,放宽土地保证金和出让金政策,住宅、商业用地拍卖保证金最低降为起始价的20%,允许土地出让金分批支付,给予最长1年缴纳期限,缓解了企业拿地资金压力。构建法制化营商环境,推出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四十条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尊崇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成为社会“主流”。市委主要领导部署“亲清座谈会”“法制化营商环境暨企业权益保护工作恳谈会”,就企业发展前景、科研技术创新、政务服务等与企业家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凝聚共识。举办“企业家日”活动,弘扬激发企业家精神动力,组织召开营商环境企业家“吐槽大会”,解决企业反映问题,解决好普遍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