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今日魏都

魏都区

打响“魏都文旅”品牌 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孙江锋 通讯员 丁姜岚

中秋国庆假期人流如织的曹魏古城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中秋国庆假期,魏都区接待游客204万人次

人山人海,火爆“出圈”!中秋国庆假期刚过,这样的场景,不少人或许仍历历在目——曹魏古城,人流如织,网友戏称“没有退路可言”,“三步一个古装美女,五步一个异域公主”,古风、民族风、异域风让人眼花缭乱。曹丞相府,相府奇妙夜之“魏武挥鞭”大型实景演出活动,再现历史场景,带你穿越千年梦回三国;仙气十足、飘逸梦幻的起舞梦貂蝉特技表演,为游客带来美妙的视觉盛宴……

一组数据,可直观感受“魏都文旅”的火爆:中秋国庆假期,魏都区共接待游客2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59亿元。曹魏古城、曹丞相府等景点共接待游客82万人次,最高当日达16万人次。

人潮涌、消费旺,怎一个“火”字了得!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魏都区深挖本地文旅资源,在曹魏古城、南大街、衙前节、曹丞相府等地推出“旅游+音乐”“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实景演出”等系列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大餐”。

10月1日晚7时,在曹丞相府景区组织开展的相府奇妙夜之“魏武挥鞭”大型实景演出现场,逼真的古装人物、精彩的武打表演、宏大的对战场面,带领游客们沉浸式体验官渡之战、七步成诗、八美舞蹈等戏剧表演,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梦回三国。

“演员们妆造逼真,演技精湛,近距离地在观众面前重现历史典故,还告诉了大家‘许昌’得名的由来,非常精彩。”看完表演,河北的游客康女士介绍说。

“起舞弄清影,貂蝉现人间!”10月2日下午,在人山人海的曹魏古城,妆容精致、“颜值”在线的“貂蝉姐姐”从天而降,仙气十足。

中秋国庆假期,作为国内第一个全城剧本娱乐游戏《三国世界》第一篇章“将星归位”公测,NPC天团和演职人员汇集60个“有趣的灵魂”,杜康楼疑案、衙署断案、迷雾重重、将星归位四大事件,百条任务,全场联动解谜推演事件真相,收集星辰之力觉醒将星,为游客带来“三国文化”沉浸式体验,吸引全国各地“三国粉”打卡许昌。

该活动开启后,曹魏古城抖音热搜指数环比增长202.5%、微信热搜指数环比增长217.7%,日均客流量在8万人以上;《三国将星守护许昌》短视频火爆全网,两个小时流量达160万。

“非常好玩,我们可以和真人演员NPC互动,不仅能体验游戏过程,还能感受许昌城市的‘温度’。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体验非常棒,下次还来许昌!”来自安徽的大学生小陈说。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三国文化是许昌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而魏都区的三国文化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挑袍辞别的灞陵桥,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曹丞相府,展现汉魏风貌、彰显三国韵味的曹魏古城,灞陵路,华佗路……一条条道路、一处处建筑,三国历史文化无不浸润其中。

亮点纷呈、全城狂欢,“魏都文旅”,这边风景独好!

今年以来,乘着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的春风,“魏都文旅”破圈而出!“五一”许昌第十四届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魏都区主办活动5项、协办活动4项,接待游客89.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8793.54万元。

为延续“五一”以来网友持续热议和关注许昌,突出三国文化超级IP,创新产品业态,打造全国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让文物活起来、三国文化火起来。曹丞相府景区游人络绎不绝、川流不息,三国文化线上线下备受关注、好评如潮,日均客流量在2万人以上。

为有效推动全区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魏都区成立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加强对全区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积极开展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考察学习,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破解文旅产业发展思路不清、经济效益不强、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

下一步,魏都区将坚持把文旅文创作为“三区”建设的灵魂,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采取多项务实举措,加强文旅资源整合利用,更多更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狠抓文创产品开发、文化演出更新、文旅商业配套等工作,依托热点演出项目,加大推介力度,把文旅流量转化为线下热点,把更多的线下热点汇聚成建设文化强区的强大动力,打响文旅品牌,加速助推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