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且看乡村好风光

——我市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村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鲁湾村环境美化

发展果树种植

人居环境改善

本报记者 武芳 通讯员 赵学敏/文  乔利峰/图

“俺这里现在灯亮起来了,环境治理好了,天黑的时候到村里的广场上转转,心情都是好的……”日前,在建安区艾庄乡鲁湾村,村民卞长勋谈起村庄的变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卞长勋的家门口曾是一条荒沟,每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特别是天黑的时候,没有路灯,要摸瞎走路。2022年,他家门前的路修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安装了路灯,铺设了污水管道,路两旁还种上了樱树,现在已经变成村里最美的风景。

鲁湾村的变化是我市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彻底解决“六乱”问题,常态长效推进“六清”落实,坚持“四个推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走深走实,着力解决乡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促进农村人居环境从“一片美”迈向“全域美”。

专项实施   刷新乡村颜值

大街小巷的路面干净了,乱贴乱画不见了,坑塘里的漂浮物没有了,乡村旱厕消失了……初冬时节,穿行在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村的大街小巷,秀美景色随处可见。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市政府周交办、月讲评范畴,定期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问题进行交办。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开展观摩评比活动,比学赶超,营造氛围,自2023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观摩活动2次、乡村绿化“果树进村”观摩评比活动3次、农村改厕“大比武”活动2次。

我市围绕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突出问题,分阶段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围绕“净”,今年2月份,全市开展为期20天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活动,全面清除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桥梁涵洞等区域积存的垃圾杂物,努力实现“一眼净”目标。“三夏”过后,我市迅即启动农作物秸秆集中清运专项行动,紧盯路边沟、道路沿线、村庄空地等重点区域,集中进行秸秆杂物清理;同时,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动态信息日调度机制,每日调度秸秆杂物集中清运情况,解决秸秆杂物乱堆乱放问题。据悉,其间,全市共清理废弃秸秆、树叶、垃圾等3500余吨。

围绕“绿”,我市实施乡村绿化“果树进村”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宅旁、路旁、村旁、水旁等“四旁”绿化。全市268个行政村(社区)累计新栽植果树21.4万余棵,“四旁”绿化面积约2300亩。

围绕“美”,我市实施以“一宅变四园”为主题的村容村貌提升专项行动,全域推动农村荒宅荒片、残垣断壁治理,把村庄环境的“堵点”改造成花园、树园(果园)、菜园、游园,提升村庄环境。今年以来,全市整治荒芜宅基地1976处、“空心院”2005个,建成“四园”2614个,安装健身器材211套,栽种果蔬2196亩。

奖优罚劣   激发争先动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建立观摩评比结果通报、资金奖惩等机制,加强结果运用,调动工作积极性。每次农村人居环境观摩评比、乡村绿化“果树进村”观摩评比和农村改厕“大比武”结束后,评比结果均在媒体上进行全市通报,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严格资金奖罚。我市制定《许昌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奖惩办法》,市财政列支3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对每次观摩评比前2名和最后1名的县(市、区)进行奖惩,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2023年以来,我市共发放奖补资金180万元、处罚30万元。

强化结果运用。我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果树进村”、农村户厕改造等作为市政府月讲评“乡村振兴”专项排名的主要指标依据,每月对县(市、区)、每季度对市直部门进行排名通报。

发动群众   共绘乡村画卷

“之前,这就是一个长满杂草的荒坑,旁边还有个养猪场。你看看现在,果树、小路、凉亭,多好看……”提起襄城县汾陈镇汾陈社区的荒坑整治,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为切实提升人居环境,让“闲地生金”,汾陈社区把荒坑治理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点和亮点来抓,动员党员群众50人,出动6台挖掘机、铲车,历时两个月进行翻修平整,拆除养猪场,建成了汾陈社区农贸市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

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一场“持久战”,而且是一场“群众战”。

我市加强全方位宣传,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主题党日”“志愿者活动日”“文明实践日”为抓手,大力推广“支部+网格+党员”模式,定期开展“共产党员户”“清洁卫生户”等评比,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活动,探索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推进机制,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格局。

此外,我市探索“五分钱工程”“三捐”等活动,全域推广“136”工作法、“义务工、大锅饭、环境整治大家干”等做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群众凭环境整治奖励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物品,用“小实惠”换“大文明”,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调动群众积极性。

我市在所有行政村(社区)张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监督举报电话,畅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反馈渠道,引导群众开展“随手拍”“微信晒”等活动,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合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突出问题。

村村有美景,处处皆画卷。 如今,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不断涌现,一个个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擘画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