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这三个字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最常用的疗愈心理创伤的一种方式。用心说给自己,用这三个字去滋养自己,打开自己,甚至疗愈自己,这三个字是非常有能量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很随意对孩子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但事实上孩子并没有感受到爱。为什么呢?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用心、而是用头脑和理智去表达的,是为了表达而表达,不走心,不用心,没有从心而发,没有滋养自己的内心。这种“我爱你”的表达,往往是没有心理意义的。这三个字是我们需要不断体悟,用心学习、练习,最终才能够达到用心表达,做到用心去爱,爱自己,爱别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爱是疗愈一切心理创伤的根本。心理问题往往都是源于爱的匮乏和缺失,而解决之道也在于懂得爱、学会爱。怎么去爱,如何去爱?爱本来都在,但是如何链接,如何激活,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做,找到、找回我们的心,激活我们的爱,用心去爱,爱自己爱别人。因为当我们有爱的时候,才能用心说出来“我爱你”这三个字。
为什么我们都需要爱,却不能够很好的爱自己、爱我们的孩子呢,反而更多的时候,会用指责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或者配偶呢?我们也会觉得那是因为爱他们,才会恨铁不成钢。但这种指责和挑剔的方式,却制造了孩子爱的缺失和匮乏,也让孩子重复了我们缺失爱的情感模式。
指责别人、挑剔别人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接受、不接纳和挑剔。而这种不接纳和挑剔源于小时候我们的抚养人对我们的指责和挑剔。我们无意识就学会了这种模式,传承这种模式,用指责的方式去保护自己,用指责的方式把责任推给别人。因为如果不指责别人的话,就意味着自己错了,意味着自己错了的时候,那种小时候被指责的感觉就会涌向自己。所以为了回避那种感觉,就先把这种指责推给别人,指向别人,不是我的错,是你的错。这是我们不经意间,下意识当中就会去指责孩子,指责别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去指责别人,还有一个原因,我们自己在小时候因为被否定而产生的压抑感,就会一直处于被指责、被否定的恐惧当中。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就希望我们的配偶或者孩子变得强大,他们的强大就会让我们觉得有面子,让自己感受到安全和踏实。所以我们把希望寄托于他们,让他们替自己强大,以他们的强大来表达自己的自信,让自己获得一种自信的机会。但很多时候他们不能呈现出这种强大的时候,我们就会无形当中表现出对他们那种深深的失望,就会忍不住对他们横加指责。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我们指责孩子的时候,才能显示出来自己的强大,“你不行”的潜台词就是“我行”。所以当我们内在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只好去指责别人,仿佛在那个时候显得自己有优越感和强大。
以上就是指责孩子、指责配偶,或者习惯性指责对方的心理原因,我们可以自己觉察和反思。这些指责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恐惧,是我们自己内在爱的匮乏。
如何做到“我爱你”?爱不是自私自利,不是只顾自己,爱是给到自己接纳和滋养,爱是给到周围的人接受和允许,爱是深深的共情。我们在开始学会爱的时候,才能更多的感受和体验爱,才能更好的去得到爱、给予爱,愿我们都能够活在爱当中。愿我们都能够沐浴在阳光和爱当中。
(节选自崔老师的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