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研学行

东城区实验学校小记者走进禹州、郏县研学旅行

走近“国宝” 接受爱国教育

体验拉坯,零距离感受钧瓷。

东城区实验学校小记者在神垕古镇入口处合影留念。

参观学习,了解革命历史。

本报讯 (记者 魏新傲 文/图) 有一种瓷器,它“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开片时如天籁之音,让人爱不释手;有一个古镇,它历经千年,被誉为“唯一的活着的古镇”……这就是国之瑰宝——钧瓷,这就是千年古镇——禹州市神垕镇。近日,东城区实验学校部分小记者走进神垕古镇和郏县曹沟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馆参观、学习、体验,感受钧瓷神韵,接受爱国教育。

“为什么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为什么说‘十窑九不成’……”活动当天,小记者们带着问题走进神垕镇知名钧瓷窑口——温博钧窑,听着研学导师的讲解,参观着各种钧瓷瑰宝,开启了神奇的钧瓷文化研学之旅。

在观察、聆听、问答交流中,小记者逐渐了解了钧瓷的制作流程和要求。研学导师告诉大家,要制作一流的钧瓷,应选用最佳的原料,原料经风吹日晒、雨淋滋润软化陈腐后,经过碾磨粉碎、筛网过滤、池中澄泥,然后将钧泥反复拍打、搓揉。从加工、造型、制模、成型,到素烧、上釉、釉烧、检选,有八大生产工序,是现代的制法。在古代,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所以才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在开窑仪式环节,小记者被知识问答、押宝精品、猜瓷名等活动吸引,热情高涨,欢乐不断。仪式结束后,小记者分组进行了泥塑、印坯、拉坯等体验活动。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小记者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中午,小记者们品尝了丰盛的农家饭菜。下午,大家跟随研学导师走进“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郏县曹沟八路军豫西抗日纪念馆。在这里,小记者参观窑洞、地道、抗战武器展等,聆听战斗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上了一节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旅行开眼界,研学长知识。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既了解了家乡历史文化,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以后还要多举办这类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活动结束后,东城区实验学校小记者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