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魏新傲 通讯员 兰宁 文/图) 4月3日,我市41名援鄂医疗队队员结束了为期14天的集中休养和医学观察,平安健康回家。4月7日,市健康路小学特邀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邵瑞彬,在线分享她在武汉方舱医院34天里的欢乐、失落以及特殊的难忘经历,为全校师生上了一节特殊、难忘的班会课。
邵瑞彬是河南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许昌派出的41名医护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员。在鄂期间,邵瑞彬和队友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和死神战斗,成功救治了389名患者,取得了“病人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医疗零事故、出院患者零回头”的骄人战绩,为打赢武汉保卫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不愧为时代的英雄、许昌的骄傲。
“2月15日上午10点,我接到了医院的紧急通知,需要立即动身出发前往武汉支援。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来自许昌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41名医务人员集合完毕,在市区准备出发……”在市健康路小学录播室里,邵瑞彬详细讲述了她从接到命令开始一直到结束任务返回的详细过程和心路历程。
“其实,我在临走之时,心情是很沉重的,因为当天是我妈妈的生日,而我的妈妈也是刚刚做完脑部搭桥手术。她大病未痊愈,还需要我这个女儿在床前尽孝……”说到这里,邵瑞彬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在将近30分钟的讲述中,邵瑞彬为大家分享了两个令人感动的小故事,无论是“剪头发”,还是为患者过生日,都让该校师生为之动容。
“感谢你们的勇敢和坚强,孩子们听了你们的英雄故事深受感动和鼓舞。我代表全校师生感谢你们!”这节特殊的班会课接近尾声时,市健康路小学校长杨聪敏为邵瑞彬送上鲜花并表示感谢。
最后,邵瑞彬在线回答了小记者的提问并深情寄语。她说:“我是市健康路小学毕业的学生,我的妹妹如今也在这所学校读书。我想对这里所有的弟弟妹妹说,你们以后一定要做正直的人,不论你们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希望你们能做爱国、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要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只有热爱,你才会把这件事情做好!”
小记者:到了武汉之后有没有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
邵瑞彬:肯定会有的,但我已经提前在网上搜到了一些相关武汉方言的翻译,比如说,武汉话“爹爹”,其实是大爷的意思,“人不虚浮”=人不舒服,“抖子腾”=肚子疼等。虽然已经做足了准备,但还是会有一些障碍的,我基本都是连猜带蒙,手舞足蹈地比画着来与病人沟通。
小记者:穿着防护服非常憋闷,又不能吃喝和上厕所,请问您有没有过身体上的不适?有没有打退堂鼓的煎熬?
邵瑞彬:有。防护服是很憋闷的,我们在武汉的时候,天气还是很冷的,穿上防护服工作的时候,身上汗流浃背,稍微一停下,就感觉凉气嗖嗖地钻进后背。
我早上5点多就必须起床,6点半要准时出发。由于害怕吃得过饱穿上防护服会导致呕吐,喝水太多会使上厕所的次数增加,浪费一套防护服,所以我们只能少喝点儿水,少吃点儿饭,坚持到下班。在这种情况下,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后退。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与家人分离时间这么久,我很想家,但是方舱医院的病人也很想家,我的到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早日回家。既已战,不胜不归。